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校地协同,近日,北务镇党群工作办公室(团委)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以“‘青’装上镇,打破北务‘蔬’适圈”为主题,组织师生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镇村企业,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座谈、考察、调研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
青春筑梦,校地携手拓新局
为探索大学生如何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问题,北务镇与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组织召开座谈会。北务镇党委组织委员李艳辉、党委宣传委员王升旗、副镇长李艳、团委负责人句高艳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与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实践团指导老师吴玥、郭馨远以及全体实践团成员参会。
座谈会上,首先由实践团从团队概括、调研情况、问题汇总和解决方案四部分进行成果汇报,其精准的问题分析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得到高度认可。其次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品牌建设等议题深入探讨,就“挑战杯”项目转化、常态化人才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最后,由李艳辉与吴玥分别代表北务镇政府和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共同签订《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校地合作明确路径框架,在资源整合、文化活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共识,助力搭建校地协同共建长效平台,赋能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青行赋能,调研筑基强根基
北务镇组织实践团成员深入郭家务村、庄子村、珠宝屯村等八个村庄,精准聚焦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特点,精心设计四套调研问卷开展分层访谈。带领学生走进绿意盎然的大棚菜地,与种植户促膝长谈农产品种植与销售难题,详细记录营销痛点;围坐在农家炕头和热闹的公园广场,耐心收集中老年群体生活需求。通过与80余户村民的深度访谈,实践团成员全面掌握了不同群体的真实诉求,精准摸清了乡村发展中亟待破解的堵点难点,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与民生温度,更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
青心系农,共话村事谋发展
为了让学生们深入全面了解当前北务镇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北务镇带领实践团赴东地村、北务村、小珠宝村村委会与村“两委”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与村“两委”的深度访谈,实践团充分了解北务镇农业种植产业结果,同时挖掘出品牌效应不足、销售渠道单一、人口老龄化等共性难题。实践团结合调研资料与专业知识分析成因,与村干部探讨数智化解决方案,最终凝聚出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立人才对接机制等思路。研讨过程中,村“两委”干部迫切希望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工作中,凭借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动能。这场交流激发了青年用知识服务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投身乡村振兴埋下充满力量的种子。
青志助力,农企对话寻良策
北务镇积极为实践团搭建实践交流平台,组织实践团深入三家乡村特色企业交流,精准梳理产业发展痛点堵点,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汇聚智慧力量。首先,学生们与老兵农场负责人王海交流,了解农场当前的销售渠道现状、合作模式、存在的局限及拓宽渠道时面临的实际困境。其次,前往一景九田农场与负责人孙玉斋围绕经营模式、发展前景等展开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其创办露营地和采摘园的创业初衷、经营理念及在宣传方面的难点等。最后,走进三分地农场,聆听总经理刘雪萍扎根农业十余年的故事,了解“科技小院”在科普、农技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及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学生们通过与三位创业能人的深入交流,深刻体悟到青年创业者的实干精神。
下一步,北务镇党群工作办公室(团委)将全面深化校地协同合作,联合高校团委打造特色活动,组织青年学子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农产品品牌策划活动,参与乡村文化挖掘、村容环境整治等基层工作,让青春力量真正扎根乡土发展、服务乡村建设,助力北务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