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大戏院:在传统与潮流间奏响青春之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1 07:36

71173a34c683d372b0db185785d397a.jpg

珐琅掐丝工艺勾勒的《同光十三绝》壁画前,结伴同行的年轻女孩们纷纷拍照打卡。

背景里,谭鑫培、梅巧玲等京剧大师的剧照用3D技术的景泰蓝工艺勾勒得栩栩如生,壁画上方“吉祥大戏院”的牌匾标明了这座百年戏院的历史沉淀。

北京吉祥戏院,这座曾见证梅兰芳、马连良登台的近120年的老戏院,如今正以“小而精、雅而美”的姿态,成为京城年轻人追捧的“国潮打卡地”。

观众在吉祥大戏院“北京礼物”戏曲主题文创店集章

热搜关键词

“在这里既能看到戏剧名家的演出,又能一览王府井最繁华的街景。”正值暑期,吉祥大戏院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屡屡登上热搜。

微信图片_20250811122916.jpg

经过改制与重建,地处王府井商业街的中心地带,这座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空中戏院”迅速成为了京城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国潮文化地标”,其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创”“吉祥咖啡”“吉祥艺术课堂”等创新举措也屡屡成为社交媒体上大众追捧的热点。

微信图片_20250811122941.jpg

国潮新地标 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

“在北京有一座空中大戏院,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全国戏剧名家的演出,还能够俯瞰到王府井最繁华的街景。”对于热爱戏曲的网友来说,吉祥大戏院可以说是他们心目中绝佳的打卡地。

微信图片_20250811122950.jpg

吉祥大戏院被称为“空中戏院”,坐落在王府井大街银泰inn88的楼顶,在这里不仅可以一览王府井大街的繁华,还可以看到景山、北海等北京的著名景点。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000.jpg

“王府井宝藏来了!”网友亭云Nuages在社交媒体上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戏,还可以逛文创店、喝咖啡,体验跟戏曲有关的一切。不少网友在下面跟帖,“吉祥大戏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006.jpg

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戏院,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戏院。作为老北京内城第一家戏院,吉祥大戏院见证了京剧艺术的成长与发展,谭鑫培、梅兰芳、马连良等众多京剧大师曾在此登台献艺。1993年因王府井改造而拆除停业。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017.jpg

2021年7月,经过改制与重建,吉祥大戏院以崭新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在网友冯赣勇看来,现在的吉祥大戏院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戏院,“正门口的《同光十三绝》画像突出体现了京剧的精髓,一下子就让人们知道来到了一座戏曲的殿堂”。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023.jpg

沉浸式体验 感受“戏可入画、画能入戏”

日前,吉祥大戏院重张四周年系列演出如火如荼地进行,京剧、相声、舞蹈等多种类型的演出接连被搬上舞台。7月25日晚,著名舞蹈家王亚彬带着她的舞剧《青衣》在吉祥大戏院上演。演出一如既往安排在晚上7点半。6点左右,观众们就陆续来到了吉祥大戏院,提前感受这座“国潮打卡地”的艺术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107.jpg

踏入吉祥大戏院,仿佛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王府井霓虹灯的映衬下,有着百年历史的吉祥大戏院被衬得古韵悠长、流光溢彩。正厅“吉祥大戏院”牌匾下,“镇店之宝”《同光十三绝》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217.jpg

演出前,观众可以坐在玻璃幕墙位置的戏曲主题咖啡店,享受一杯香气扑鼻的吉祥咖啡,在万家灯火中欣赏一番北京的夜景。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234.jpg

“北京礼物”戏曲主题文创店可谓来吉祥大戏院必逛的地方。“这是一个戏曲主题的文创店,每次来吉祥大戏院,我肯定要腾出一些时间来逛逛这里。”对于戏迷李女士来说,吉祥大戏院的戏曲文创店是她的快乐源泉,“各地的文创店不少,但吉祥大戏院的文创店还真有点特别,我最喜欢这里的吉祥蕾恩珠宝,会员付费后每年可以换着样地戴。”吉祥大戏院联名“璀璨梨园系列”将戏曲的盔头造型制成耳环、项链等首饰,既保留了戏曲服饰的华美,又融入现代极简设计,成为年轻女性日常穿搭的“点睛配饰”。“所谓‘戏可入画、画能入戏’,在吉祥大戏院,这些竟然可以如此具象化,甚至还能带回家,特别满足。”李女士说。而冰箱贴、钥匙扣、金属书签、湘妃竹扇子、鼠标垫等日常小物件都能在这里找到。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256.jpg

改制与担当 围绕年轻化推出系列举措

“老吉祥的底子很综合,多元经营是它的特色。”吉祥大戏院董事长、艺术总监富博洋告诉北青报记者,吉祥大戏院重张后,团队继承了这一多元基因,并结合“小而精、雅而美”定位,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302.jpg

吉祥大戏院曾计划打造为高端京剧演出场所,但这种定位并未持续。取而代之的是围绕“年轻化”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313.jpg

吉祥大戏院的空间设计兼顾历史感与现代科技。“我们的墙面用的是特殊高科技设计,自带功放反送功能,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原声剧场,不依赖麦克风,演员说话、拍手的声音就像在录音棚一样清晰。”富博洋介绍说,舞台技术更具创新性,座椅可在一小时内收入墙体,腾出600平方米空间搭建360度全景舞台。这种颇具现代感的“演艺新空间”的尝试,深受年轻观众追捧。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323.jpg

在演出的内容上,吉祥大戏院不局限于戏曲演出,舞剧、相声等各门类的演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呈现。“老吉祥本来就有电影放映的传统,我们重新引进了设备,加入新影联院线。”富博洋说,在吉祥大戏院还可以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时,这里凭借大银幕和优质的音响效果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很多人觉得在挑空舞台上看电影的体验很独特。”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336.jpg

重张第一年,团队开设了“吉祥艺术课堂”,通过后台探班、剧目导赏等形式,降低观众接触戏曲的门槛。“我们想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学生、小朋友,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各类艺术。”课程内容涵盖京剧、舞蹈、现代舞、相声等,逐步培养年轻群体的兴趣,并且得到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扶持。

微信图片_20250811123339.jpg

·北京经验·打造传统剧场的年轻化范式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吉祥大戏院在年轻人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吉祥和其他一众戏院的观众都不一样。有的戏院80%是年长观众,吉祥的年轻人占比已达40%,且逐年递增。”这种变化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策略的双重驱动。

如今,吉祥大戏院被视为“京剧青年演员的成长摇篮”。重张四年间,年轻演员通过这里的舞台历练,从“花骨朵”成长为“小角儿”。“我们不惜成本,哪怕卖得少,也要让青年演员演。”富博洋表示,这种“以演带培”的模式,不仅保留了戏曲的活态传承,更通过引入越剧、舞剧等跨剧种演出,拓宽了年轻观众的审美边界。“未来,这些年轻演员可能成为大角儿,吉祥做的就是夯实基础的事。”

吉祥大戏院的突围,为传统剧场转型提供了“北京样本”。吉祥大戏院的重生,不仅是一场商业运营的成功,更是一次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对话。通过多元场景、科技赋能和文化担当,这家百年老字号正以更年轻、更开放的姿态,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戏曲故事。

对于“吉祥模式”是否可复制,富博洋认为,“如果有责任担当,不计成本培养人才,我们可以分享经验;但若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很难复制。”每个剧场的历史、文化、地域差异大,需差异化探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统筹/满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北京礼物”戏曲主题店实现双店运营 “长安大戏院店”开业上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3
王府井老字号“上新”贺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7
主题文化沙龙落地吉祥大戏院 专家学者深度解码“舞绘东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1
汇集乌镇、阿那亚戏剧节口碑作品,吉祥大戏院360°变身再起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视点 | 京剧入选“非遗”13周年纪念演出在吉祥大戏院隆重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8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百年老戏院开辟新赛道 多种业态衔接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6
吉祥大戏院:百年老字号重张,多种业态衔接潮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4
品一杯“玉堂春” 看一场“大电影” 咖啡·影院让百年吉祥有了新玩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