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将道路冲毁,导致6名露营者被困山顶。7月3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北京怀柔消防救援支队尝试多种方式,历时100多个小时,最终将被困者安全救出。
6人被困青石岭 绝望中发出求救信号
7月26日晚,怀柔琉璃庙地区突降大雨,进入青石岭露营的王强(化名)一行6人被困在青石岭村对面的露天营地内。雨水来临后,王先生迅速带领人员逃至山顶,营地顷刻间被洪水吞没。进山的唯一桥梁被冲毁,四周全是湍急的河流和峭壁,手机通讯也完全断绝,王先生陷入了绝望的状态。
27日凌晨,怀柔区抢险救援全面展开,但由于通信中断,王先生很难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只能不断挥舞手中物品和呼喊,寄希望于被村内人员发现。所幸村干部巡村时发现了王先生一行人,利用卫星电话进行报告。
怀柔区汤河口消防救援站在指导员苑家俊带领下第一批展开营救。28日早上,他带领汤河口站8名救援人员向被困者挺进。此时不要说进山,进入青石岭村的道路和桥梁也已经被完全冲毁。
在双文铺村,15米宽的河面拦在面前,消防人员呼喊邻近村民帮忙固定好绳索,然后利用滑绳跨越河流。为保证这唯一的通道不被破坏,苑家俊留下三名队员看护,其余人员继续前进。当抵达青石岭后,救援人员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撼。一条宽约60米的河流横亘在面前,轰隆隆的水流声完全淹没了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的沟通。苑家俊利用卫星电话与指挥部取得联系,争取更多增援力量,同时决定留守在青石岭村,随时观察被困者情况,为后续救援做好准备。
水流湍急难以保证安全 消防不断调整救援方案
29日早上7时,由迎宾路消防站站长李前坤带领的9人增援力量踏上征途。“由指挥部到青石岭大概15公里,这15公里是完全不通车,而且队员们要翻山、蹚河。”李前坤说道,在双文铺,绳索仍然是跨越河流的唯一通道。李前坤带领人员依次穿越,下午1时30分,增援力量终于到达青石岭。虽然过了一天,但28日夜里的一场降雨使水流没有丝毫下降,消防救援的难度依然巨大。
李前坤和苑家俊共同商议后,向指挥部报告了当前情况,指挥部接到信息后,放弃了强行渡河的念头,利用无人机向被困人员投送应急物资,并安抚被困人员保持信心,原地休整等待救援。随后李前坤带领人员返回指挥部,汇报前方情势,苑家俊继续坚守看护。
为了彻底营救6名被困人员,消防救援前方指挥部更改作战方案,抽调怀柔区山岳救援力量全部骨干赶来增援。
30日清晨,由怀柔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成永超带领的突击队再次向青石岭挺进。“被困人员已经坚持四天了,体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脆弱。今天无论如何,我们要把他们带出来。”成永超的动员也是每一个救援人员的信念。
11时40分,成永超带领队伍到达河边,与苑家俊会合,立刻马不停蹄着手救援。
消防人员尝试利用抛投器将绳索打到对岸,但被困人员缺乏对绳索打点的理解,绳索落地后,中间部分很快被湍急的河流冲走。连续几次尝试失败后,成永超与救援队员商议改变策略,利用无人机将绳索投放到对岸,但拇指般粗细的绳索很难直接绑到无人机上。
经验丰富的李勇迅速向村民借了一段鱼线,连接无人机和绳包。由于河流跨度较大、水流湍急,利用喊话器对岸听不到,救援人员只能写字条,利用无人机投送到对岸教被困人员怎么固定绳索。
为确保鱼线和绳索不再掉入水中,救援人员利用梯子、木棍等不断控制绳包高度,被困人员利用拽拉鱼线将漂浮绳拽到对岸,利用岸边树木做好支点,绑定绳索。
完成第一次空投,架设好绳索后,救援人员再次利用无人机空投一部手持电台给被困者,方便了与被困者之间的沟通。
增援力量渡河成功 6人被安全救出
18时,迎宾路消防站站长李前坤带领的增援力量携带舟艇、绳索、吊带、挂钩等器材也赶到了现场。此时山岳救援骨干李勇和王鸿伟主动请缨,两人用安全绳打好保护,划着小船驶向对岸。纵使救援经验丰富,但两人仍然不敢有丝毫大意,手里紧攥绳索,一把把地向前挪进。
18时30分,两人终于到达对岸。“大家不要气馁,我们能过来,就保证把大家带回去。”渡河成功的李勇登岸后首先安抚被困者的情绪。
救援大部队再次利用无人机空投绳桥所需要器材,李勇、王鸿伟迅速选择支点,搭建好第一条救援绳桥。一条绳桥,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足以成功穿越,但被困者毫无渡河经验,为彻底消除潜在的落水风险,成永超立即通过卫星电话,请求更充足的器材增援。“天已经黑了,咱们宁肯多等会儿,不要冒险作业,器材来了,我们立刻着手实施。”成永超向大家提示。
31日凌晨零时30分,结束了其他现场救援任务的杨宋站指导员周成高和国际会都站站长王振江携带充足器材赶到。救援人员按照既定方案,迅速搭建第二条绳桥。2时30分,第二条绳桥也完成了架设。为测试安全性,杨宋消防站任传玉再次向对岸滑去,协助李勇、王鸿伟开展救援。三名消防员依次为6名被困者穿戴好救生衣、安全吊带,用挂钩牢牢固定在绳桥上。4时10分,第一组横渡的母女二人(女儿三岁)顺利到达岸边,消防人员迅速将人员引导至平坦、安全区域,送上饮用水、食物补充体力。
31日早上5时50分,6名被困者全部被转移至安全区域,至此,这场跨越100多个小时的救援终于完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李涛
校对/葛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