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项目带动板块上涨,行业商业化进程何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5 18:05

AI医疗又火了一把。

11月25日,AI医疗概念开盘大涨,理邦仪器(300206.SZ)20CM涨停,贝瑞基因(000710.SZ)涨停,鹿得医疗、润达医疗、兰卫医学、数字人等大幅高开。

而此前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也包括各种检查检验费,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回应相关问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据披露经调研,各方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但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平替”,在已经收取相关诊疗费用后,如果额外单就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再向患者收费有失公平。对此,为了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又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国家医保局分析人工智能潜在的应用场景,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即同样的价格水平下,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进行诊疗,也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参与诊疗行为,但现阶段不重复收费。

但长期以来人工智能行业业内也一直面临技术与医疗的结合之难,仍存在技术发展瓶颈与商业落地的双重困境,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仍在摸索之中。

医疗智能化探索加速 

AI赋能医疗并不陌生,技术与行业结合额探索在智能康复机器人、影像诊断等多个领域都有持续的探索,其中更离不开各类技术的革新,而背后也蕴含巨大商业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在脑机接口领域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Neuralink去年已经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在今年1月的时候,第一位植入者在术后不久,就可以通过思维控制鼠标下国际象棋,今年7月份的时候第二例也顺利完成,只用不到5分钟就可以控制鼠标,目前进展也比较良好。全国第三例,上海首例脑机接口临床实验植入手术也在华山医院完成。” 芯原股份战略投资高级总监南靖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来看脑机接口的行业规模,30年可以达到400亿美元,主要有两个市场,一个是植入式严肃医疗,另外是消费医疗的市场,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康复医疗智能化是人工智能与医药结合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康复机器人的智能化是重要课题。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的智能设备,旨在通过功能代偿和康复训练,帮助残疾和功能障碍人群实现运动、认知等生理功能的康复工具。从应用端的角度来讲,康复机器人基本的划分包括了手、上肢、下肢、全身,以及关节代偿,比如外骨骼和假肢都可以纳入到康复机器人。可以预见的是,康复机器人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推动医疗康复精准化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目前,行业正在推动康复机器人的智能化。智能化的康复机器人需要有较高的人机交互能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教授王辉教授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往康复机器人方向发展有几个特点,以前是一个弱的人机交互,现在变成一个强的人机交互。那么要想机器人能够实现自然精准安全的交互,就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能够直接从人体本身取得信号。另外智能康复机器人需要对于各种运动的感知要更加准确。人工智能在识别当前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同时,也要识别患者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智能康复机器人不仅需要具备像人一样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还需要具备超越人的技术能力。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特聘教授牛文鑫教授表示,“我觉得智能康复要有人一样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一样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此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机器或者是脑机接口,加上AI、机器人,可能要有超越人的客观评估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以及信息传输能力,这是我对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理解。”

基于脑机接口平台的康复机器人,是康复机器人的主要产品之一。大多基于脑机接口平台的康复机器人的开发主要是研发无限脑电的采集系统,然后通过脑电信息的采集,度曲其中运动想象的部分,分析出对外部的控制,再来研发机器人。睿瀚医疗副总经理万斌曾表示,“这种康复机器人可以基于大脑神经元的理论,对脑卒中病人外部的肢体和脑部的神经进行恢复,无电脑电可以支持原始数据的开发应用,具有多种分析,不仅可以控制外部设备,还具备了科研开发的功能。”

商业化落地之困

据《柳叶刀》数据,中国有4.6亿人有康复需求。然而面对巨大的养老和康复需求,我国在医疗康复机构和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尽管,中国具备较为开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智能化康复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目前康复机器人的商业化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以目前大热的外骨骼机器人为例,企业至今也仍在持续亏损徘徊,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在成本上下功夫削减,还要解决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康复体系的建设。例如公立三甲医院最看重产品性能和临床数据,服务分成模式在民营医院更受欢迎,社区和居家更注重性价比。

同时,用户粘性差也是目前康复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外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客户数量较少,且一般都有固定的康复机器人供应商。因此康复机器人市场的新进入者需要面临如何获取已经有固定供货渠道的客户的问题。

并且国内康复机器人厂家注重研发、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度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前10的康复机器人专利申请人中,中国高校占据了其中6席,从高校走出的研发型企业团队,往往缺乏康复领域的营销经验,商业化能力薄弱,大部分厂家80%以上的销售业绩均通过代理商完成。

另外,研发成本高也是制约康复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拿外骨骼机器人举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公司的成立与快速发展,大量的研究专利得到了保护,意味着新进入者需花费越来越高昂的研究成本来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市场上较为先进的康复机器人价格约为100-500万元,国产康复机器人售价为20-60万元,对于不管是普通医院康复科,还是残疾人和老人家庭均难以承受。

便捷化、家庭化是康复医疗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推进行业商业化进程的重要方之一。患者康复训练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具有持久性、随时的特点,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恢复或好转,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但目前对于医院和康复机构来说,数量有限且较为昂贵的机器远不能满足需求,因而经济有效的家用康复机器人更易被人们所接受。

软体机器人技术能让康复机器人家庭化进程更进一步。软体机器人是一种通过柔软材料做成的全新机器人,是和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刚性机器人不一样的新概念机器人。软体机器人可以使用非常小巧柔软的东西进行康复治疗,从而实现传统机械达不到的状态。让康复机器人从复杂、昂贵、占地面积大走向便捷、柔软舒适、覆盖到家庭社区,帮助发挥着实现康复。

需攻破技术性难题

康复机器人进入家庭需要解决安全性、经济性、便利性的难题。

医疗产品的应用落地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由于家庭缺少专业人员,缺少专业急救设备,安全性要求要比医院更高。

有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很多应用场景不适合做脑机接口,比如轮椅。我们想做的确实是安全性的产品,手工机器人不断迭代之后要加上开关,用来控制。因为康复患者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不能停止的话,是很危险的,这是从事研究开发所必须要遵循的首要理念。”

另外,院端的设备和消费设备差异很大,经济性的问题确实也是康复机器人的企业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此前即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在医院购买设备,可能几十万元,几百万元都不叫事,但是家庭使用一旦超过一万就是一个门槛。如果对于家庭和个人一旦超过一万元,你的东西就很难卖。”

便捷性问题也是需要攻破的技术性难题,医疗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应用场景的适用性。“康复机构或者是医院进行康复与家庭、社区是完全不同的场景,我们的产品之前卖院端,后来想卖家庭里,但是机器太大,没有办法进去。这一点所有要进入家庭的机器人公司都需要考虑。国家提倡进行智慧养老和康复的过程,我们做医疗产品的公司也在不断学习和进行实际的调研。”前述行业人士说道。

另外,进入家庭的康复机器人需要考虑更多人性化。牛文鑫教授曾表示,“家庭是很多患者希望康复的地方,因为有亲人,有家属,如果一个家庭里还像医院里一样冰冷,为什么要在家里康复,人性是很重要的方面。友好的机器人外观,合适的任务难度,能不能实现智能对话,实现个体连接,能够对用户的表现进行反馈,要适应患者的期望。这几条是适应人性化康复机器人的要求。如果人和机器都在运动,互相打架肯定不是患者所希望的,这也是很多机器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上海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培育行动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1-13
机器人8倍速做手术 《未来中国》AI季呈现未来医疗新面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8
利好来袭!上海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4-12-25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列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 AI产业链迎发展良机
证券日报 2024-11-25
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国家医保局解读17批价格立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3
北京天坛医院推出全球首款卒中辅助诊断机器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在京举办 169家企业将展600余件创新产品
中国新闻网 2024-08-14
医院上线AI系统辅助问诊陪诊 线上平台“AI开处方”或越界
法治日报 2024-08-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