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短剧,收割你的“软肋”
团结湖参考
2024-10-25
+ 关注

前些年曾流传过一个段子,一个创业团队在咖啡厅里冥思苦想,寻找投资方向,领头的人飘出来一句:快想想,人类到底还有什么弱点没被挖掘出来。有时候看看手机上一个个让人欲罢不能的App,不得不说,我们的弱点真被拿捏得透透的。

最近《保洁老妈无极归来》这部剧,再次把“无脑短剧”这个话题带火了。这部“神剧”讲的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霸道总裁,死心塌地爱上了一位保洁大妈,非她不娶。但其实这个大妈是男主爸爸的初恋,父子二人同追一女,大妈因此遭到“上流社会”的排挤,但其实她才是全球顶级富豪,拥有三分钟之内让财阀破产的能力。但大妈与霸总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另一个大财阀要追她,还有人要加害她,但关键时刻大妈一招制敌,其实她还是一位隐藏的绝世高手。

我用了很多“但”,但仍然无法描述出这部剧的层层反转。“反转”是这类剧的永恒主题,剧情大概都是主角遭遇了上位者的欺压,这时会有一个更上位者帮她出头,或者她本身就是更上位者的身份。为什么人们看到这样的剧情就会觉得“爽”呢?

这其实这很值得分析,因为广大普通人在生活中往往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委屈,而无法回击,人们刷剧时自我代入,便获得情绪发泄。所以扇巴掌这个最能发泄的行为成了无脑剧标配,有一部剧中,甚至几分钟的情节都是在互相甩耳光。

我们管它们叫“无脑短剧”,其实它们并不无脑,反而精通人性,非常知道受众的痛点在哪里,需要些什么样的按摩。我刷过一部剧,剧情设定是全世界的财富缩水了十万倍,只有女主的钱没受影响,于是原本的灰姑娘成了大富豪。这个剧情映射出很多人的“白日梦”:我不需要奋斗,只要让别人原地倒退,我就变成有钱人了。这些剧里那些看似毫无逻辑的反转,其实每一次都在替观众实现内心深处某种求而不得的渴望。

但这些剧的制作方可不是为普通人进行公益按摩的,他们用资本的力量聚集了一批行家,不但琢磨透了人们的痛点,也琢磨透了人性的软肋。他们想方设法让人上瘾,通过各种诱导手段让人往里充值。

比如和以往的编剧酬劳方式不同,这些剧往往把编剧的收益和观众的充值挂钩,用金钱的力量驱动编剧放弃艺术原则,把心思全用到让人沉迷上。这些剧每一集的费用并不高,以此降低充值时的痛感,或者开通充值就默认自动续费,让你不知不觉就花费不菲,有的剧上线当日充值收益就达2000多万。

这些毫无营养的东西收割人们的金钱,浪费时间,只带来一点点可怜的情绪发泄作用,看多了还可能让一些人认假为真,价值观被带偏。尤其过分的是,这些剧其实专门瞄准底层最普通人群,利用他们辨识能力较弱,赚取他们来之不易的辛苦钱。看充值收费标准,就知道其目标客户是哪些人群了。最近有媒体就报道,无脑短剧中有一类专门针对老年人,有老人在这上面已经花费近万元。其实这和专门坑老年人的保健品陷阱,本质上并无二致。

人在社会飘,难免都会有些情绪,会有精神空虚的时候。整个社会需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精神消费品,而有时候自我寻求一些疏解方式也无可厚非,比如抽烟喝酒其实都带有这种功能。

但像网络游戏、影视剧,都是人类文化工业的产品,它们的吸引力远非烟酒可比。尤其是如果这些产品在设计之时就是冲着让你沉迷去的,那么一些人一旦陷入确实很难自拔,这就需要从外部加以限制。比如可以考虑对短剧播放设置防沉迷规则,对于会员充值设置撤回机制,以及严把审核备案关等。烟酒解压,终是伤身。爽剧刺激,更是伤神。而如何让人们心中那些真正的痛点得到抚慰,则是一个更深刻的命题。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于永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