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华文化之“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08: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分6批将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录,推动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传统建筑55.6万栋,传承发展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965项。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形成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联动保护体系,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将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传统村落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传统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变迁。保护传统村落,就是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记忆,是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质量解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必答题,把散落在中华大地的传统村落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住一方乡愁村韵,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传承发展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传统村落凝结着珍贵的记忆,不仅是珍贵的文化资产,更是村民的精神寄托。传统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载起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深挖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新征程上,我国将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评估,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坚持村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助力,保护好传统村落中各类文化遗产之“形”,守住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不断增强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悠悠乡愁唤醒的是文化自信,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是守护中华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增强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敬畏之心对待、用实际行动呵护这些凝结了无数代人智慧的瑰宝,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速跑”,就能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文/罗振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期待更多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光明日报 2024-11-05
北青快评|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不断绽放新光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6
赓续文化血脉 守住民族之魂
光明日报 2024-04-26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是》 2024-04-25
如何保护利用传统村落 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读懂浓浓年味中的中华文化自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9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人民日报 2023-11-17
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展现青春风采
人民日报 2023-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