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通报司法改革微创新:12368热线从源头预防化解潜在矛盾纠纷约4.5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16:24

“物业收费、养老机构监管、重点群体就业、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供水保障、集中供热、犬类管理”等老百姓关心的重点民生问题,成为北京法院司法建议的关注点。2024年1月9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个北京法院2023年度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以及实行后相关情况。

“不断改革 西城法院推出法官不适岗性评价办法 员额法官优胜劣汰

据介绍,此次司法改革“微创新”不断强化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

北京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孙玲玲介绍,北京高院修订完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评查工作办法(2023年修订)》,制定《违规延长、扣除审限案件评查标准》,进一步强化审判管理力度,提升审判质效。出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立案、审判、执行与涉诉信访工作协调配合的意见》,优化立、审、执、访程序衔接,形成科学、高效的一体化工作协调机制。二中院积极探索构建精细化审判管理机制,促进审判质量与效率双提升;大兴法院打造立审执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一个纠纷一个案件”理念,通过完善权力运行加强纠纷实质性化解。

孙玲玲介绍,北京法院在改革中优化完善审判质效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审判执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案结事了、人民满意情况、诉源治理工作督导情况等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把评案与考人贯通起来。西城法院打造“三维一体”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的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制定出台《法官不适岗性评价办法(试行)》,推动考核结果与员额进出有序衔接,实现员额法官能进能退、优胜劣汰。

《北京法院小额诉讼程序指引》出台后 全市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比去年同期缩短8天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微创新”中,全市法院进一步落实“多元调解+速裁”“四统一”工作机制,修改优化“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指标,不断提升北京法院整体诉前调解成功率。制定《北京法院小额诉讼程序指引》,全市基层法院小额适用率显著提高,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比去年同期缩短8天。朝阳法院构建“三联动、三衔接、三延伸”的“3+3+3”裁审衔接工作体系,就劳动关系认定、电子证据采信等问题统一裁审尺度,法院判决结果与仲裁裁决结果的一致率提升近20%。

同时,北京高院制定实施《北京法院2023年诉源治理工作要点》,下发《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批量案件源头化解的意见》,对批量案件指导中基层法院开展诉前调解与示范裁判。

另外,孙玲玲介绍,北京市高级法院建立司法建议与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协同联动机制,围绕12个具体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司法建议、调研报告等各类成果41项,3篇专项调研报告获多位市领导肯定批示,2023年深度参与规范物业收费、养老机构监管、重点群体就业等七个重点民生问题,有效推动相关领域和行业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制度机制、提升治理水平,以能动司法小切口实现主动治理新效能。

组织开展12368“一号响应”全市法院从源头上预防化解潜在矛盾纠纷约4.5万件

北青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法院依托最高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稳步推进京津冀三地律师诉讼事项跨省通办工作。完善现有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持续稳步推进跨域立案服务、京津冀三地法院之间在线委托送达等工作。总结提炼12368“接诉即答”“接单即办”联系法官工作“北京经验”,被市委、最高法院全面推广。组织开展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工作机制精准宣传推广活动,全市法院共响应诉源治理类需求13869个,同比增长10061个,从源头上预防化解潜在矛盾纠纷约4.5万件。指导全市法院依托电子卷宗开展电子移转上诉,全市法院上诉移转平均自然时长同比缩短9.4天。

同时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市高院坚持全市一盘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统筹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编制《北京智慧法院顶层设计2023-2025》,加强政法智能化系统信息化保障,部分法院已实现电子卷宗单轨制流转。为在线庭审常态化提供信息化保障,庭审视频存储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线庭审感受。

北京金融法院实现金融风险监测数据“冒烟指数”与审判系统的对接共享 完成平行案件登记审核5600余件

孙玲玲介绍,北京法院深入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北京金融法院与金融监管部门深化合作,实现金融风险监测数据“冒烟指数”与审判系统的对接共享,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合作开展金融科技合规沙箱试点,被纳入北京“两区”建设标志性项目。北京金融法院立足金融审判工作实际,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两种审判机制、构建完善“双轨双平台”,已适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资者的案件审理,便利中小投资者在线诉讼近6000人,完成平行案件登记审核5600余件,4000余名金融消费者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实现“判决一案,解决一片”的社会效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市高院出台北京法院版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重点任务清单》,推动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顺义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紧围绕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造“联企e站”特色品牌,2023年全年民商事案件平均审执天数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2位,助力辖区“解决商业纠纷”评价指标排名全市第3位。三中院率先探索建立“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证明”机制,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审执质效。

知产法院研提助力产业发展和行业治理的建议 “订单式”普法为园区企业授课

另外,在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方面。北京高院制定出台《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发布《北京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三十年(1993-2023)白皮书》。全市法院5件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及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2件入选最高法院“电影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政治部主任路光介绍,2023年以来,该院六个巡回法官团队32次走进园区企业,发放调研问卷2000余份,受访企业150余家,收集到园区企业反映的需求问题建议近百条。针对调研中发现北京市科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调研成果17份,研提助力产业发展和行业治理的建议,做到“抓前端、治未病”。

同时,知识产权法院依托在各园区设立的“普法驿站”,开展各类“订单式”普法16次,普法服务覆盖的企业达百余家,服务人数达3300多人。中关村科学城巡回团队为园区企业发放了“定制菜单式课程包”,供企业根据需求选择相应课程,先后围绕“专利申请中的创造性”“商业秘密保护疑难问题分析”等主题为园区企业授课。

据了解,知识产权法院增设“中关村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开展“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行动,制发《“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及风险应对手册》、《未来科学城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归属指引》等维权指引,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和“三城一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朱葳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商事纠纷在源头预防化解 全流程在线解纷服务了解一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02
厦门中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力度 全市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同比明显下降
法治日报 2024-08-25
高端芯片、大数据……这类案件法院怎么判?广东高院发布知产保护典型案例
南方日报 2024-06-13
北京海淀法院巡回审理涉“我不是胖虎”美术作品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用本地视频实施虚假直播、自制综艺请嘉宾观看赛事开幕式侵权吗?法院:侵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最高法:一季度,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2.2万件,同比增长3.3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北京法院全年执行到位金额1262.5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预防化解医患纠纷 北京三中院在朝阳区卫健委成立“普法驿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