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达摩院青橙奖进入评审阶段 申报单位首次出现新型研发机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21:08

8月3日,2023达摩院青橙奖已进入评审阶段。通过自主报名、线下寻访以及伯乐推荐,今年青橙奖共吸引400余名高潜力科研青年报名。不仅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余所高校,还首次出现鹏城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8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学者。其中近三成是国内本土化培养,占比呈逐年递增态势。

近几年,国内学者正展现出极大的科研潜力。2021青橙学者朱飞虎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做出重要贡献;2022青橙学者90后女博士白蕊,曾参与并主导了全球覆盖完整RNA循环的剪接体系列成果。2023青橙奖申报者近三成为本土培养,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生命医学、天文地学等领域。越来越多高潜力科研青年为自主培养,他们在国内接受学术训练,获得博士学位,并向全球科研难题发起挑战。

科研新青年聚焦的方向,也折射出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基础科学领域申报者累年增加,占比首次超过60%。相当一部分申报者致力于攻坚重大基础性、颠覆性课题,围绕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新维度下的拓扑粒子、快速射电暴和引力波、纳米生物学等方向持续突破。这些科研新星正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崭露头角,学术潜力获得500余位海内外行业专家认可及推荐。

青橙奖始于2018年8月,面向不超过35岁的年轻学者,是业内早期为发掘中国青年学者而设立的公益性学术评选,带动了企业支持科研青年的风潮。青橙奖每年定期线下走访寻找高潜科研工作者,且不唯资历、不唯履历、不唯论文、不唯门第,旨在为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支持他们十年磨一剑、勇攀科学高峰。

根据评审章程,青橙奖评审秉持客观、公平、公正、严谨的原则,在规避“提名、竞争、同事、师生、亲属”关系的前提下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通讯评审,预计在9-10月举办线下答辩。最终获奖者不超过30人,每人获得可自由支配的100万奖金,及阿里达摩院全方位的科研支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在京落地 一批原创科研成果已有重大进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0
“科研青年”闪耀创新舞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11
染发博导获奖百万“时尚出圈” “90后”的他回应:科学家也可以很有趣
扬子晚报 2024-01-05
南大“三板斧”直指科研评价改革
中国教育报 2022-12-19
别让抢“帽子”成为科研人员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青年报 2022-08-24
33岁美女学霸陆盈盈已获公示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
澎湃新闻 2022-01-10
北青快评 | 把科研人员从申报中解放出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2
中国科大陈杲教授获达摩院青橙奖 系该奖最年轻获得者
中国新闻网 2021-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