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在人民日报撰文: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
人民日报 2023-03-24 07:44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十周年。十年前,面对深刻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主席立足中国,胸怀世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非凡理论勇气、强烈使命担当,深刻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国际上凝聚起团结合作的广泛共识,汇聚起应对挑战的强大合力,开辟了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光明前景,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全面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理论与实践成就、重大时代价值、深远历史意义。

一、回首十年历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极不平凡的成就

十年笃行不辍,十年春华秋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十年,是理论持续创新、认识不断深入的十年,是各方携手努力、实践不断推进的十年,是成果喷涌而出、理念深入人心的十年。

坚持守正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理论体系。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开篇破题”,到联大一般性辩论“立柱架梁”,从在达沃斯年会“把脉开方”,到日内瓦万国宫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以“五个世界”为总体布局,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促进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和谐共生。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为国际社会擘画共同发展最大同心圆、寻求普遍安全最大公约数、共同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以全球治理观、国际秩序观、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人权观等为丰富内涵,为在各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指引、注入动力。

积极付诸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实践成果。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阔步前行,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取得了丰硕成果。双边层面,中国同老挝、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就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或达成重要共识,共同打造新时代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区域层面,中国—东盟、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先行一步,成绩斐然。中非、中阿、中拉、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建设蹄疾步稳,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生动写照。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全球层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应运而生,我们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取得成功作出重大贡献,带动全球治理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举旗定向、凝聚共识的深远国际影响。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顺应了世界进步潮流,回应了当代世界的迫切需要,打破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窠臼,为完善全球治理指明正确方向,在世界范围产生积极热烈反响,各方予以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诠释了合作、和平与发展的真谛,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诉求。第七十七届联大主席克勒希表示,在面临重大全球性危机时,人类应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法国团结与进步党主席雅克·舍米纳德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来说是共赢的,打破了“零和”游戏规则,引领世界走入和谐发展轨道。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承载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丰富内涵,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如今,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世界的未来。

二、立足百年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时代价值充分展现

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将推动时代的进步。过去十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多重危机挑战接踵而至,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愿望呼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充分展现其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就像指引航船的灯塔,散发出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把握历史大势的真理力量愈发鲜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一个普遍规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大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十年来,现实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理价值和历史远见:单极霸权仍在肆虐,但世界多极化仍在加速推进;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但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安全挑战不断上升,但人类安危与共的现实更加清晰;阵营对抗的逆流有所抬头,但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不可阻挡;国际和地区矛盾分歧不时发生,但世界人民并肩携手、共创未来的步伐更加坚定。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任何无视历史规律,把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小湖泊、小河流的企图,任何要开历史倒车,把相互依存的世界重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图谋,都注定以失败收场。只有顺应历史大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本国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紧密结合,使自身发展与人类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解答时代之问的引领作用更为彰显。“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新冠疫情冲击全球,乌克兰危机影响持续外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更加突出,人们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彼此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以邻为壑、恃强凌弱,朝令夕改、言而无信,拉帮结伙、阵营对抗,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只有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才是人间正道。

倡导文明互鉴的先进理念深受赞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契合着伊斯兰文明“多元共存”的理念,古印度哲学“天下一家”的思想,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非洲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国不论东西南北,都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尊重彼此历史、国情和发展道路,实现美美与共、和谐共生。个别国家出于维护自身霸权需要,煽动不同文明、种族、宗教、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对立,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只会给世界带来动荡、灾难并反噬自身。面对战与和、乱与治、分与合、危与安的重大抉择,各国唯有从人类命运与共出发,摒弃“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搭建跨越文明隔阂的桥梁,才能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坚持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在外交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等行动,推动五核国领导人就防止核战争发表联合声明。有力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推出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打造面向太平洋岛国的六大合作平台。积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世界最大自贸区,开创性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竭力帮助各国纾难解困,走在全球抗疫合作和对外提供新冠疫苗的第一梯队,向遭受火山、洪涝、地震等灾害的国家第一时间提供援助。最近,在习近平主席支持和推动下,中方成功举办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推动沙伊关系正常化。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如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中国对世界、对历史的坚定承诺。

三、奋进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崭新篇章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地缘政治对抗加剧,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同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本着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同各方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宁。

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脱钩断链”、单边制裁,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们将同各方携手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
人民日报 2025-01-06
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人民日报 2024-12-23
共同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
人民日报 2024-10-13
高高举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
人民日报 2023-12-31
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人民日报 2023-11-09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人民日报 2023-10-15
新华时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则将至
新华社 2023-09-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