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碳循环公园亮相 未来将在副中心30余个公园中推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0 12:07

微信图片_20221010120452.jpg

金灿灿的太行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枝叶茂盛的金叶榆在风中摇曳生姿.....深秋午后的西马庄公园中游人如织,园内花木缤纷多彩,人与自然在此谐相处。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西马庄公园在今年引入的绿色科技-碳循环技术后,不再产生园林废弃物,显著提升固碳效能,成为副中心首个城市碳循环公园。未来,通州计划继续摸索完善西马庄公园碳循环模式,对杨庄公园、上营柳树公园、三角地公园等城市副中心30余家公园进行养护模式提升,打造城市碳循环公园。

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副部长王晓旭介绍,在西马庄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养护均不使用化肥、农药,而是通过BECCUS技术,将园林废弃物如枯枝落叶等进行热处理后,形成多种植源生态肥,把“绿废变绿肥”,再回到林地中,促进碳循环,有效捕捉城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植物生长蓄积量和林地碳储量,以自然之法修复自然生态。

微信图片_20221010120459.jpg

BECCUS技术,就是将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捕集、利用和封存。热处理后会生成植源绿肥,即固态腐料和液态肥两种。据统计,在公园中1吨修剪物可额外固定0.37-0.45吨CO2,是日常堆肥固碳量的3.7-4.5倍,并且能制成60吨液态肥。每亩林地一年需要4吨液态肥,即可保持健康;西马庄公园百亩林地一年约生45吨修剪物,可额外固定16.65-19.8吨CO2,产生2700吨液态肥,可以全部用来变为植源绿肥,既营养了城市“绿肺”,又实现了碳负排放。“现在使用的园林废弃物热处理设备是连续生产的,已稳定运行十年,从进料到成肥,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王晓旭说。在实现碳循环的过程中,植物花期、绿期也有明显延长。公园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冬至项目启动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使用植源生态肥的林草生长出的花、叶、枝会比使用普通化肥生长出来的花量大、叶片肥厚、枝条茂密,同时花期也会长一周左右、秋季落叶也晚两周左右。“落叶沃土,枯枝还林,保障林地绿地健康,防止化肥、农药对土壤、林木污染,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王晓旭还介绍,已对公园进行林木监测和碳计量,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和全景照相技术,定时监测公园生物量变化。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琼介绍,西马庄公园位于通州区永顺镇与朝阳界交汇处,面积约六万六千平米。重点辐射西马庄、竹木场、富河园等小区周边居民,服务半径约2.5公里。为周边百姓展示新的绿化理念,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资源利用水平,保障公园的环境友好,不产生土地、空气、水体等污染。以自然之法修复自然生态,把修剪下的园林垃圾、树叶等变废为宝,以绿惠民,为西马庄公园带来新的生机。

“下一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重点以副中心范围内的小公园、微型公园对地被、乔灌木重点进行养护提升整体逐步进行打造公园绿地景观效果。”高琼表示,目前,副中心公共绿地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有效服务了周边居民游憩生活。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服务中心还将继续摸索完善西马庄公园碳循环模式,对杨庄公园、上营柳树公园、三角地公园等城市副中心30余家公园进行养护模式提升,打造城市碳循环公园。

高琼还表示,后续,城市副中心还将在公园中推出体验性、互动科普项目,对周边居民进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科普教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建筑科创中心工程封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7
通州堰大幅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1
北京城市副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4
北京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落地建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1
通州举办“新质之力 碳惠未来 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林业碳汇”系列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探索设立超低排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未来十年,我们将看到这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6
“绿色”已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鲜明底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