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视点 | 15位社区工作者的抗疫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8 14:56

当前,北京正从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持续发力,打好“快、严、准、实”组合拳,多措并举控制疫情。

北京通州区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进一步抓实抓细社区防控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小区出入管理等各项防疫措施,齐心协力守护美好家园。截至目前,该社区已完成16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计8万余人次。

北京青年报记者用镜头拍下了这些社区工作者脱下防护服的另一面,你会看到脱掉“大白”后他们清澈的眼神和恪尽职守的坚毅。

最近,无论刮风下雨身穿大白的医护工作者、社工和志愿者都会从社区出发前往核酸检测点。

黎永妹:通州区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书记,她作为疫情末梢的指挥官,在小区封控期间,全面统筹安排,负责全园居民的物资调度、服务保障、组织核酸等大大小小事宜,每天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所承受和承担的强度与压力远非我们肉眼所能及的。十几轮的大规模核酸,她吃住都在单位。4月底她的父亲住院,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含泪选择放弃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她的内心感到无助和愧疚。“好在有弟弟能陪护父亲检查治疗,我才能安心地在社区工作。”

上图:5月12日母亲节当天黎永妹在核酸检测现场给居民送上了鲜花,感谢她们对社区工作的支持。下图:脱掉防护服的黎永妹。

王翠霞:从事社区工作16年了。4月26日她工作所在社区临时管控,只进不出,为了方便工作她选择了住在单位。4月29日社区解除管控,可是她居住的社区又被管控,她便放弃了回家继续住在单位。庆幸的是10天后居住地社区解封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王翠霞说。

疫情期间,她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的摸排、敲门入户,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一波又一波的流调电话,她无怨无悔。

上图:5月12日母亲节,王翠霞(左一)收到小志愿者的鲜花。下图:脱掉防护服的王翠霞。

张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期北京疫情多点爆发,涉及流调人员数量大,她与社区的小伙伴们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流调排查、进出口检查、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物资、组织小区居民做核酸等工作。她说,虽然这段时间很苦、很累,熬夜加班是常态,但是看到居民在微信群里,对她的付出表示认可时,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和欣慰。

上图:5月8日张然(左一)在工作现场。下图:脱掉防护服的张然。

孔文: 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一个妻子、一个女儿,更是居民们在遇到困难时最直接的支撑。

2022年的疫情再次爆发,2月底以来,疫情骤然升级。从2月22日月季园确诊一例阳性病例以来,社区持续全员上阵、高速运转。

当她为80多岁的老奶奶送去急需的药物时,当转运孕妇发来诞下健康宝宝的微信信息时,当隔离居民解除隔离为她的辛苦点赞时,当志愿者加入防疫工作并道出社区工作的不易时,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她说:“委屈的时候也会泪崩,但是,天一亮收拾好心情继续出发。”

上图:5月18日孔文(右一)在紫荆雅园核酸检测现场。下图:脱掉防护服的孔文。

李墨:在经历过2月底月季园小区疫情后,他时刻关注着国内外和北京的疫情形势和新冠病株进化轨迹,随时做好准备投入到社区的防疫工作中。他说,希望各方可以多一些理解,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早日达成“清零”,再次回到纯净的四九城。

李墨负责两个园区的防疫物资配送,由于对医用手套过敏,李墨的双手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上图: 李墨。下图:李墨过敏的手背。

杨超:  4月26月季园出现了病列被封控,她让家人将生活用品送到了社区的大门口。“我在大门口从家里人手中接过行李箱,独自转身回单位,颇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杨超说。

这段时间以来,同事间团结一心,相互支撑,砥砺前行;辖区居民积极配合,共克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员物资迅速到位。疫情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我们大家同在。

上图:5月5日杨超(右六)在和同事沟通当天的工作。下图:脱掉防护服的杨超。

王芳:自4月26日,北京出现多点疫情爆发以来,紫荆雅园社区已组织十余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她积极投身到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中,负责紫荆雅园日采集量600余人的五号点位。由于采集工作量较大,她主动联系志愿者,使得采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上图:5月18日上午9点,王芳(右一)将第一批病毒采样管交给同事。下图:脱掉防护服的王芳。

卢娟:四月本应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但我们迎来的却是北京疫情遍地开花。她和同事刻不容缓,奋战在抗疫一线。4月25日至今,她所在的社区已完成了16轮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每天采样近6000人。

上图:5月8日卢娟(右一)在同事的衣服上写工作职责。下图:脱掉防护服的卢娟。

刘静:从4月25日接到在社区内开展大规模核酸的命令以来,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完全顾不上一双儿女。

为了学生上网课不耽误、上班族不迟到,社区核酸时间安排在早上六七点钟开始。每天五点就要到达单位作准备工作,为了不影响家人的作息,她选择睡在单位。

女儿今年小升初,学习正是吃紧要劲的阶段,儿子刚刚三岁正是粘妈妈的年纪。时常儿子抱着她哭着说不要走,她心情复杂。“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和他说,妈妈去打大病毒帮助很多人,孩子也能懂事地点点头,挥手说再见。”刘静说,在这场疫情战里,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是战胜疫情的战士,相信胜利就站在不远处向我们挥手。

上图:5月5日刘静(中)在和志愿者沟通当天的工作。下图:脱掉防护服的刘静。

郭红伟:“今年由于忙工作的事,春节过后再没有回父母家。”她说,平时只能借助微信视频偶尔地问候一下,叮嘱他们多保重身体。但是,父母特别支持她的工作,也为她奋战在防疫一线而自豪,每次都说“我们没事,你们最辛苦啦,好好工作,注意安全”。

最近,社区一直在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为了方便上班的居民和上网课的学生,她们每天要6点半前到岗,很多同事为了不影响家人,选择了住在单位,每天抱抱孩子都是一种奢求。

2021年11月入职成为一名社工,步入工作岗位后就一直跟着同事们一起忙防疫。平常除了打大数据派单,落实对相关人员的管控,与街道民生办公室做好对接外,还要整理全国重点地区的管控口径,及时发到工作群,让同事们都知晓。

上图:5月7日郭红伟(右二)在工作现场。下图:脱掉防护服的郭红伟。

王可:在与病毒战斗的这一年他领证结婚,甜蜜婚期被无情的打乱。2月份的海边蜜月度假变成了没日没夜的封控生活,和同事拖着行李箱回到了单位,24小时服务居民,解答疑难问题,购药、送菜、负压就医转运。

常态化疫情还在继续,接下来的核酸检测……她坚信,有家人的支持和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终会拨开云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图:5月5日 王可(中)和同事合影。下图:脱掉防护服的王可。

刘志金: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期间,他的岳父生病,妻子又被认定为风险人员在家隔离。

在社区大家都称呼他刘哥,他已经在社区工作了20多年。最近,他每天完成社区的各项工作后,还要带着岳父看病,为妻子送生活物资等。

上图:5月17日 刘志金(左一)在工作现场。下图:脱掉防护服的刘志金。

李尧:2020年疫情刚刚开始他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从春节开始值卡口、查流调、搞排查……

2021年社区组织核酸检测,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率,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做核酸。在楼区的临时帐篷外引导居民保持安全距离,协助居民扫码登记,常常忙到深夜,直到手脚冻到没有知觉。

2022年初,北京疫情出现新增病例,常常超负荷工作的他,被诊断出腰椎间盘三节突出,医生诊断后建议手术,病情严重时无法下地。

李尧的爱人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和爱人一起早出晚归,赶上两个人都忙时,连续几天都碰不上面。

上图:5月15日李尧(右一)在现场统计核酸采样数据。下图:脱掉防护服的李尧。

王琦:自2019年疫情开始,一线工作人员这个身份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一个卡口、一份数据、一个门磁、一份生活物资、一张承诺书、一批派单、一场大规模核酸,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不断上演。

3年多的疫情工作,收获的是疫情逐步稳定,居民的理解支持,家人的鼓励温暖,同事间的相互扶持。从最开始的卡口查证、测温,一部分人的拒不配合,到现在有序的2米核酸检测,主动出示健康宝扫码登记,她看到的是居民齐心对疫情清零的向往。

2019年,她的大儿子踏进了小学的校门,小儿子也从1岁多的步履蹒跚踏入了幼儿园的大门。这三年期间几乎她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和笑脸。

上图:5月12日,母亲节当天小志愿者在王琦的衣服上留下了祝福语。下图:脱掉防护服的王琦。

晁中玉:她是社区社保专管员。4月份大规模核酸检测初期,受疫情影响她作为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学生家长在家隔离。上初三的孩子在集中隔离点隔离,她没办法照顾;社区的大规模核酸工作,她没办法参与;她的内心十分的无助与煎熬。当她一出隔离期,立马到社区投身到核酸检测工作中,她说:“帮不了孩子,帮社区分担一些工作也是开心的”。

上图:5月5日晁中玉(右一)在前往核酸检测的路上。下图:脱掉防护服的晁中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胡克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