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已成往事,风景还没看够?这份书单陪你阅读上海建筑
文汇报 2021-10-08 13:49

秋高气爽的国庆小长假已经过去,有统计显示上海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假期已成往事,风景还没看够?不妨收下这份建筑文化普及主题书单。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翻开上海这本“大书”,一处处独具美感的建筑空间,一栋栋嵌入人民生活的人文地标,积淀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与时代风貌。一起打卡阅读这座城市的“网红”建筑地标吧!

17144553n74l.PNG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宗明主编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收录了上海代表性56处知名建筑,以图文并茂、中英对照的形式,介绍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以建筑为载体,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城市文化特色的必读书,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鲜活样本。

全书通过对建筑的图文诠释,可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传递上海城市厚重的文化、怡人的色彩、时尚的气息,让世界了解上海,让上海走向世界。

24171438sbsb.PNG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说起人民广场、徐家汇、陆家嘴、新天地、静安寺,这些富有悠久历史与时尚元素的地名,为上海增添了许多魅力。“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二辑)含熊月之、严斌林《上海零点人民广场》,苏智良《中西邂逅徐家汇》,邢建榕、施雯《璀璨明珠陆家嘴》,徐光寿《人杰地灵新天地》以及徐涛 《古韵新声静安寺》五种。

丛书以“大家写给大家”的方式,讲述上海历史故事,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展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面貌,是“四史”学习的生动读本,也是读者了解上海的入门读物。

“爱上北外滩”丛书第一辑 熊月之主编

“爱上北外滩”丛书第一辑,包括《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大楼》《河滨大楼》《浦江饭店》四册,首次以单行本形式讲述上海四座地标建筑的历史,一楼一书展现北外滩风貌。

4册、近1000页、83万字、560幅各类图照……从“最佳观景台”上海大厦、“远东第一大厅”上海邮政大楼,到“亚洲第一公寓”河滨大楼、“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旅馆”浦江饭店,这批地标建筑的历史变迁和风云往事,正是人们了解北外滩、欣赏北外滩的窗口。

1633670414142447.png

《上海:精神的行走》 惜珍著 

漫步金色衡复风貌区;穿行多种建筑风格混搭的南京西路风貌区……在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风云的洗礼,分布风貌区内的130余栋优秀历史建筑、建筑群以及各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留下中西文化交融的印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城市风貌与城市精神,构建起大上海丰富多姿的画面。

《上海:精神的行走》以独特眼光书写城市的前世今生,马路上这些建筑的特殊氛围犹如一首首城市散文诗,它们个性独特,绝不雷同。漫步其间,一幢幢饱经沧桑的老房子,蕴藏着关于人世命运的悲喜故事。

1633670415365313_s.jpg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郑时龄著

作为南京路步行街的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所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指出:上海有44处历史风貌区,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让我们的城市充满了活力。在上海,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切片,从1843年开埠以后遗留下来的建筑就像一部浓缩版的世界建筑史,各个时期、各个风格、各个国家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也是我们热爱上海这座城市的原因。

在他看来,历史建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使用中保护,上海的历史建筑为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让我们更加爱护这个城市。“城市更新中,一方面历史不能没有历史建筑的彰显;另一方面,也要让这些历史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1633670415897036_s.png

《遇见武康大楼》

谈起建筑可阅读,武康大楼一定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这座97岁上海“网红”老建筑,见证了新时代下的城市微更新,散发着“人民城市”的温度与活力。拐进位于武康大楼的大隐书局,刚上架的《遇见武康大楼》吸引了读者驻足。手持新书,再来一根等比例复刻大楼的爆款文创雪糕,这艘由邬达克设计的“巨轮”从历史长河中活色生香地驶来。

作为“建筑可阅读”步入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首部“遇见”系列普及读物,《遇见武康大楼》运用AR、VR、音视频等数字化智能手段,升级阅读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导览和选择——全书从6个不同视角、用6张漫步地图,辐射周边6条马路,吸引读者深入街区,在阅读与漫步中共感沿途近40个优秀历史建筑和文旅新空间。

1633670955(1).png

“上海印象”系列

从梧桐树下老洋房、老弄堂里的石库门,到一处处名人故里、历史遗存,从昔日“工业锈带”变身今日“生活秀带”,沪上众多老房子的蝶变背后,恰恰折射了这座人民城市的初心与智慧。

以“上海印象”系列丛书里的《老建筑新格调》《老工厂新气象》等为例,丛书从千万幢石库门、公寓大楼和花园别墅中,遴选出马勒别墅、田子坊等代表性实例,并展开解读。从历经改革转型仍能破浪前行的造船厂,到改造升级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一批凝结工业历史、见证社会变迁的空间遗存,在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也以崭新面貌成就了独特人文景观,释放出空间活力与艺术魅力。

《阅读南京西路》 乔争月著

在研读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阅读南京西路》作者从外滩出发,从东到西逐个调研南京路沿线历史建筑,亲历上海跑马总会改造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开幕,又赶在张园项目启动前记录南京西路的最新变化,以建筑的前世今生折射南京西路的百年变迁。

建筑学专家郑时龄谈到,《阅读南京西路》所描述的并非仅仅是一条3866米长的线性的街道,而是不断向周边的街道和建筑延伸的社会蒙太奇,读者会发现这片乐土是浓缩的上海史,充满了无限生机。

文/凯特

来源/文汇报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北京阅读季推出京华好书六一专题书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户外活动成上海年轻人社交新媒介
中国新闻网 2023-08-23
上海:依托1.7亿幅海量数字化馆藏档案资源,历时1年多设计研发建成数字人文平台
解放日报 2023-06-14
36城代表云端共话大运河阅读新未来 大运河主题阅读书单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31
开放建筑1056处:五年来,上海“建筑可阅读”覆盖全市
解放日报 2022-06-14
武汉百年建筑变身城市书房 让闹市充满书香
中国新闻网 2022-06-08
入选首批“阅读中轴”书单的8种图书都讲了些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5
上海北外滩商办地块35亿元,将建180米高大楼
澎湃新闻 2022-0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