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到仍在热映中的《我的姐姐》,再到《秘密访客》《盛夏未来》等待映作品,持续“霸屏”的张子枫可谓在2021年迎来“枫收年”。半年五部的频繁出镜,对于演员本身会不会造成过度伤害呢?
4月19日,影评人闵思嘉受邀做客《今日影评》节目,分析张子枫的“霸屏”原因,与观众一并探究“国民妹妹”未来的银幕发展之路。
在闵思嘉看来,作为演员的张子枫本身并不能左右“枫收年”的形成,影片档期及宣发策略都只由片方而不由演员决定。不过,演员被影片“消费”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以电影《日不落酒店》用沈腾立牌“诈骗”为例,闵思嘉也对《今日影评》坦言,演员在片方面前的确经常是无辜的。
对于“霸屏”现象,闵思嘉直言,讨论一个演员不应只考虑密度上的横轴,还应在过往作品的纵轴上进行探讨。她指出,从凭《唐山大地震》成为最小的百花奖最佳新人得主,到靠《唐人街探案》打破银幕桎梏,再到《你好,之华》可以和大导演、大演员同台合作,已取得同年龄段演员难以达到成就的张子枫,在大众心中有着足够的好感度与熟悉度,所以在“霸屏”现象面前,大众的关注更多出于对这位“国民妹妹”的关心,担心她会被消费。
多部影片待映,可引发强讨论度与高期待值的张子枫却并未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对此,闵思嘉表示,翻阅张子枫过往的作品,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她在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角色走出舒适圈、去同质化,其早年作品会产生限制的一定国民性,已透过诸多作品实现消解并突破。从《唐人街探案》的恶童少女,到《秘密访客》更具悬疑感的复杂角色,张子枫正为观众呈现与本人有反差感的更多面。
而透过《我的姐姐》,闵思嘉也发现了张子枫身上更多的可能性。她认为,张子枫在《我的姐姐》中饰演的角色,不仅同其自身成长状态相符,更在女性及演员维度都有一定契合度,即处在从少女过渡到成人之间的缝隙阶段,在当下这个时代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档期无法决定,角色却可以选择。谈及张子枫未来的发展,闵思嘉直言像她与周冬雨这样持续出演少女角色演员的出现,其实折射了我们的电影对于少女到熟女间女性角色的断档,这不仅是对演员的挑战,更对我们的电影创作者提出了创作层面更为多元的要求。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