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优秀农民工赵玉凤 看“金牌月嫂”的华丽逆袭
中国新闻网 2021-01-29 16:58

赵玉凤参加技能大赛获奖

“小脸蛋,胖乎乎,宝宝爱笑不爱哭,从肋下到肩膀,呼吸顺畅又健康,捏捏小手臂,宝宝长大有力气……”初见赵玉凤时,她正在教室里给新来的学员示范新生儿抚触操。

赵玉凤在给新学员示范新生儿抚触操

谈吐优雅、举止大方,加之由内而外散发着的自信,很难将赵玉凤和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赵玉凤离开灶台和农田仅3年时间。

今年32岁的赵玉凤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胡家园子村一位农民,家里6口人,主要依靠9亩地和赵玉凤夫妇打零工维持生活。由于家里地少,打零工收入又不稳定,生活开支却越来越大,这让赵玉凤萌生了走出农村另寻出路的想法。

“以前打零工就是栽圆葱、辣椒,也在一些厂子干计件活,一天最多挣100块钱。零工也是不固定,我想不能再这样了,我还年轻,该拼一拼。”赵玉凤说。

2017年11月,赵玉凤接受了当地免费母婴护理师培训,怀着一颗“笨鸟先飞”的心,她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书虽然念的少,但自己还年轻,有梦想,要让人生绽放光彩。”赵玉凤说。

一个多月后,赵玉凤接到了她作为育婴师的第一单工作。“这份工作服务期长,客户家庭情况特殊,我不仅要精心护理身体不好的小宝,照料正在上学的大宝,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奶奶做一日三餐。”赵玉凤回忆道。

初学乍练,赵玉凤在照顾孩子时,神经时刻紧绷,一天下来身心俱疲,让她一度想要放弃。但想到客户对自己的信赖,看着孩子身体一天天变好,能用稚嫩的声音叫她一声“姨”,赵玉凤找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金牌月嫂”赵玉凤在护理婴儿

就这样,赵玉凤坚持了1年,顺利完成了首单工作。

2019年3月,赵玉凤又进修了高级母婴护理师、高级催乳师、精准控能月子餐等内容。随后,她接到第一个月嫂单,一次服务期近一个月,工资近万元,直到现在。

赵玉凤告诉记者,3年时间,她先后带了20多个孩子,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对她来说变得驾轻就熟。周到的服务、过硬的业务能力、良好的口碑,让赵玉凤成为客户争相聘用的“金牌月嫂”。“现在,订单一个接一个,已经排到了3月中旬,收入也越来越高。”赵玉凤说。

在培训学校校长李智莉眼里,除了专业能力,赵玉凤的难能可贵体现在她的严谨和担当上。“客户的需求、护理观念、护理技术等都在不断的变化,我必须时常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保证自己的思想、知识、技能适应新的情况。”李智莉说。

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赵玉凤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

赵玉凤坦言,她从农村走出来时,从没想过自己月收入上万,更没想过自己能获得这么大的荣誉。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一技之长,我希望更多的兄弟姐妹能够走出农村,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为社会尽一份力量。”赵玉凤说。

文/作者 张林虎 王利平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着力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人民日报 2025-01-02
北京市首批保“两节”“福嫂”抵达朝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5
北青快评|4个月换5个育儿嫂,家政服务最缺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一些90后月嫂为啥成了“香饽饽”
中国青年报 2024-05-16
月嫂育儿嫂供不应求 “95后”开始拥抱家政行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1
提供“链式服务” 助大龄农民工端好“饭碗”
工人日报 2024-03-07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法治日报 2024-02-26
为大龄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链式服务”
光明日报 2023-0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