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记者15年前家访傅高义:几家人合住一座二层小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21 15:34
2005年,当时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北京青年报社策划了全球采访行动,我和另一位记者李湘荃被派往美国采访。作为中美问题和中日问题专家,傅高义在他哈佛大学家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4月13日上午,我们来到哈佛大学。当时还没有手机GPS定位,我们拿着地址边走边核对门牌号,终于在街道中段找到了傅高义的家。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小楼,让我们有些惊讶的是,这座小楼竟然是几家人合住,傅高义的家在二层。
傅高义在家中
一见面,傅高义就用中文招呼我们,将我们让进客厅,又给我们泡上中国茶。听话音,观举止,如果忽略他的肤色,真以为就是在一位中国老大爷家做客呢。当时,75岁的傅高义刚卸任费正清中心主任一职,但他仍坚持学术研究,并在多年后出版了著名的《邓小平时代》一书。
傅高义与记者杨晓(右)、李湘荃合影
傅高义用中文接受了采访,那次采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观点我在中国从未听到过,即使过去了15年,我仍然能记得。傅高义说,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但结果是对亚洲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伤害,日本人吸取了教训。其实,一国崛起,完全不用通过战争,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他还以日本为例,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由于本国空间有限,他们想到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方式获得发展,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当时)。
傅高义在家中
在傅高义看来,二战之后,世界不会再有帝国主义战争。采访过后第二年,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热映。如今,中国代替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晓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晓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抗战就在我身边|烽火玫瑰有担当 巾帼英雄写荣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5
抗战|中华国宝踪难觅 永久伤痛意未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8
抗战就在我身边 | 重访交道口北头条谢振平被捕旧地
北京青年报 2025-07-21
日本教科书上消失的“卢沟桥事变”真相
新华社 2025-07-07
人物|七个月,拍摄87位抗美援朝老兵 王欢江:与时间赛跑 努力记录每位英雄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寻访|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凝眸D1:踏寻黄公望、郁达夫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历史|二战盟军战俘营遇见“熟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日团体敦促政府归还中国文物,日相关人士: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环球时报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