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涉及积分补贴尾标等 工信部将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并试点品牌授权
经济观察网 2020-05-27 16:00 阅读量:50436

工信部部长苗圩,图片来自工信部网站

在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工信部近期又做了最新的表态,并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问答记者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苗圩表示,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将原来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征车购税这两项政策延迟两年,用这些办法来恢复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

另外,未来将在供给侧、是需求侧、使用侧三个方面发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这三个方面,苗圩都介绍了工信部的措施的方向:

从供给侧来说,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同时对有检测能力的企业,实行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另外,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

从需求侧来说,除了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之外,还将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车,比如执法车、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以此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从使用侧来说,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另外,也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在苗圩的答记者问中,出现了几个新的表述,包括:有序放开新能源企业代工生产;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三大方面是之前未曾提到,特别是前两点在新造车企业中引起非常大的关注。

目前,鉴于汽车生产相关的规定,新造车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代工和自己购买资质的方式进行生产,但多家新造车企业表示仍然希望有自己直接获批的生产资质和工厂。蔚来汽车是新造车企业中最早采用代工模式的企业,但因为上市销售的管理问题,其不得不借用江淮的产品目录,并在汽车尾标上体现——统一标注为“江淮蔚来”。其余新造车企业也面临这种品牌和身份上的尴尬。

另外,此前这种模式一直处于政策灰色地带。2018年12月,工信部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官方首次在政策层面肯定了代工模式,在该文件中,提到"允许具有相同生产资质的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代工”以及“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准入"。

虽然《办法》为代工的合法进行了背书,但也对需要代工的企业提出了一些要求,新造车企业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曾表示,准入新政执行后,还未获得生产资质的新造车企业,需先代工生产3万辆,才有资格申请资质以及建设工厂。因此,即使在该《办法》出台后的2018年年底,车和家仍选择用6.5亿买力帆汽车的资质。

而后有消息称,工信部将在2019年6月发布汽车企业代工管理办法,将以研发投入、产能、销量作为限制代工条件,这意味着在过去几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的造车新势力将面临加速淘汰的危机。外媒援引工信部知情人士话称,已拟定的代工管理办法草案要求被代工企业须满足以下条件:过去3年内,在国内的研发投入至少达到40亿人民币;过去两年,纯电动车销量至少达到1.5万辆;代工合同至少签3年,且同一地点的代工年产能至少达到5万辆;企业需有或高达数十亿人民币计的实收资本;最多只能由两家车企为其代工。

若以此条件考量,满足条件的企业很少。而截至目前,该条例也未出台。一家新造车企业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苗圩此次表态称将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可能指的是在该条例的规定上会进行调整,门槛会调低。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认为,“放”指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在他看来,此次苗圩的发言,释放了多个积极信号:一、鼓励发展新能源车行业,不拘泥于一种发展路径;二、充分利用汽车行业剩余产能,让传统汽车企业和新能源车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三、在当前时期把这一政策真正落实。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代工设置条件的出发点是一方面旨在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避免投资的泛滥。另一方面,则是将造车的审批流程简化,以进一步吸引更多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进入到造车领域。而从政策的影响来看,这意味着新造车企业的淘汰将加速进行。

除了降低代工的要求,工信部此前还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车企产品上市销售的准入条件,今年工信部对早在2017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进行了多次修改。影响较大的是今年4月7日,工信部进一步明确了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将不再作为审核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核心指标。

但令外界不解的是,苗圩提出“对于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实行品牌授权的试点”,在此前“品牌授权”仅存在销售端,以主机厂给经销商授权销售和维修保养。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将如何实行“品牌授权”?蔚来汽车一位人士猜测,可能代工生产的企业可能获得独立的品牌标识——即尾标的处理上不再悬挂生产企业的品牌名。

这两项改革都可能将会触及目前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的核心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代工由于没有受到政策限制,所产生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是算入生产企业之中的,这使得不少企业在与新造车企业合作之初就带有收集积分的目的。比如一汽集团,目前已经和拜腾、博郡、清行等多家新造车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积分不足。但如果工信部进行改革,则新造车企业将可以直接获得这些新能源汽车积分。

“目前大家都不清楚苗圩部长此次表态的具体所指,希望工信部能做一个解读。”一家新造车企业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中国新造车企业正面临发展压力:从去年6月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陷入负增长之中。2020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

文/经济观察网记者 童锋亮 郭有信 

编辑/温冲

相关阅读
苗圩回应造车资质关门:利用产能过剩控制准入“南辕北辙”
第一财经 2023-02-18
车企双积分成绩出炉:特斯拉、比亚迪新能源积分均超百万分
澎湃新闻 2022-07-05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工信部将尽早研究明确后续支持政策
第一财经 2022-01-19
新能源汽车代工将有序放开 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再加力
经济参考报 2021-06-22
主流车企也「代工」:不丢脸,还有钱赚
未来汽车日报 2021-04-15
市场疲软致新能源积分供给不足,工信部将调整政策缓解车企压力
蓝鲸汽车 2020-09-07
放宽积分结转、倾斜新能源 “双积分”磨合两年松绑车企
北京商报 2020-06-23
工信部修改“双积分政策”:明确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
澎湃新闻 2020-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