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重病老人家门口住院 专家隔空“零误差”治疗 汉孝两地实施国产机器人5G远程手术
武汉晚报 2024-06-10 14:08

6月7日,一台“左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左肾部分切除术”在汉孝两地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团队通过国产5G远程机器人“零误差”完成。该例手术是通过国产5G远程机器人首次为基层患者在当地医院开展的高难度复杂远程手术,这一新模式将可能成为未来优质资源下沉的主流趋势。

68岁的魏先生近两个月频繁腰痛,5月29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左肾长了肿瘤,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肾盂旁边还有巨大囊肿,手术不仅复杂而且存在极高难度。得知这一消息后,患者及家属第一时间要求转到省城大医院。该院泌尿外科主任罗仪建议魏先生就在当地接受5G远程机器人手术,通过一次手术解决肿瘤和囊肿两大问题。

“我人在孝感,主刀教授在武汉,远程操作能保证效果和安全吗?”魏先生极其疑虑。罗仪耐心为他讲解,这次手术主刀医生是国内泌尿领域一流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首席专家王行环教授,手术全程可以达到如同现场操作的“零卡顿、零误差”,而且医疗费用更节约。了解到手术专家与手术方案后的魏先生欣然接受在家门口接受治疗。

6月7日一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内,手术开始。王行环教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5G远程技术操控机器人,仅40分钟就精准完成了左肾盂旁囊肿去顶与左肾部分切除两个高难度的复杂手术。

“没想到这么复杂的手术,这么快就做完了。”术后,魏先生状态良好,当得知第二天就能进食,一周就可以出院,他十分惊喜。

“远程机器人手术不仅是国产医疗装备的创新,也是医疗服务的变革。它可以打破时空、资源等限制,让更多的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一流专家的诊疗帮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鹏鸣表示,远程机器人手术也大幅降低基层百姓的就医成本。未来,他们将继续依托中南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平台,开展更多远程诊疗手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主任杨琨介绍,医院建设了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和医学—遥感联合实验室,为基层医院培养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同时,使用遥感检测技术解决机器人培训过程中的难题,积极推进医工交叉的研发。通过培训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解决手术机器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如研究和解决远程手术中延时的问题,操作过程中的器械碰撞问题等,并深入参与到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技术研发,推进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和改进,提高机器人手术效率与安全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孝感市孝南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张险峰认为,此次国产机器人5G远程手术是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折射出近十年来我国整体医疗装备与基层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层百姓足不出户,远程就可以让大专家直接给治病,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全部实现了。”他表示,现在对未来“互联网+医疗+医疗装备”带来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充满了期待与想象,基层医疗帮助将会更及时、更温暖,这也正是基层实实在在需要的。

文/刘璇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上海专家为200多公里外浙江舟山患者成功手术
中国新闻网 2024-04-25
“人工智能+”让“未来医院”不再遥远
新华社 2024-04-08
全球首例!5G眼科机器人跨海成功开展微米级手术
广州日报 2023-07-26
跨越九千多里!这台超远程5G机器人肝脏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央视新闻 2023-06-19
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中国新闻网 2023-06-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