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写作|原来,生离死别也有好坏之分
天天精彩
2024-05-16

◎史蒂夫(播客《史蒂夫说》主理人)

想分享一位来访者关于生离死别的故事。她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和他们感情非常好。因为家庭氛围和习惯是不太直接表达情感的,所以若干年前爷爷去世时,她满心想说的话都没说出来,也不好意思在身体上亲近,留下的遗憾让她痛苦了很多年。

前阵子奶奶也病重了,因为之前爷爷的遗憾,这次她完全豁出去了,不顾其他人的看法,全程对病床上的奶奶尽情爱抚、拥抱,流着泪把所有的爱和不舍都大声说出来了。后来奶奶还是离开了,但来访者说她被奶奶救赎了,因为这次不顾一切的表达弥补了对爷爷的遗憾。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原来生离死别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和爷爷的告别就是很糟糕的告别,表达的压抑放大了离别的悲伤,而和奶奶的告别是好的告别,因为奶奶走了以后,她发现自己内心除了悲痛和想念以外,竟然还有幸福的感觉。那种幸福源于大家还在一起的时候,她没有压抑自己的情感,让爱意在彼此之间充分流动。她以前特别害怕离别,但这次的经历改变了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这种悲伤但也幸福的离别让我特别感动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之道:如何拥有不留遗憾、充实满足的一生?尽力去爱,去表达爱,去建立和拥有深刻的关系,这样你才能感觉到人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也更能接受重归尘土之后的虚无。

建功立业当然也是另一种确认自己存在价值的方式,但许多人在追求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疏离了自己的亲友,牺牲了亲密的可能性,所以最终也难以体会到那种幸福的离别。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最有可能实现,也最能带来满足感的或许还是尽力让人生爱意满满。

只有当我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才会确认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而只有当我们和亲密的他人充分交流情感时,才会确认自己也是被他人在乎的。在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对价值的更本能判断方式还是情感,我们通过在乎、依恋、亲近和怀念的强弱程度来感知一个人对自己的重要性。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更善于用这些感性的方式来确认存在的价值感。

所以好的人生或许不是无限的更高更强更有权有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回归到人的本质,去接受作为脆弱、孤独的“社会性裸猿”,我们的生理硬件决定了我们对爱和亲密的渴求,强大到了让我们甚至能从离别的悲痛里体会到甘甜幸福的回味。

相关阅读
写作|原来,生离死别也有好坏之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文学|王亚斐:偏颇的奶奶
作家联盟 2024-05-03
当“AI复活”变成一门生意
解放日报 2024-03-27
写作|那个“伤兵”一样的置物架 就是奶奶的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写作|青柠:​母亲
作家联盟 2023-1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