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冰锥致死”事件是一堂冬季“安全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16:13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一名学生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头部,倒地不起,此事引发广泛关注。1月6日,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证实,该男生为鲁东大学学生,事发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因重度颅脑损伤身亡。“后续如何处理,具体责任怎么划分,目前还不清楚。”(1月7日《南方都市报》)

网传视频显示,该大学生在楼下一门店门口被屋檐落下的冰锥砸到。此前消息称,事发地点在鲁东大学校内,但最新报道称,事发地点在鲁东大学校外的路边。不管该事件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如果相关责任方及时履责除冰,该大学生应该能幸免于难。身处冰雪季节,该事件给有关各方上了堂“安全课”。

今冬入冬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北京、郑州等地均遭遇暴雪天气。不久前,山东烟台、威海等城市出现极端暴雪。有关方面为此发出了预警信号。扫雪除冰是相关地方应对暴雪的“标配”。从以往情况看,各地扫雪除冰主要侧重于路面。但实际上,暴雨带来的“头顶安全”也不容忽视。

冬季暴雪会带来哪些头顶安全隐患?一方面,暴雪累积过厚可能会压垮屋顶、牌匾等设施。比如去年11月,黑龙江省佳木斯桦南县一体育馆发生坍塌,就与积雪有关。上个月,河南省禹州市一加油站顶棚也被大雪压垮。在网上检索相关案例国内国外有不少,积雪压塌广告牌或牌匾成为重大安全威胁。

另一方面,屋顶等处积雪融化后结成冰锥,犹如一把利剑,也对行人安全构成威胁。上述大学生就不幸被冰锥砸中头部从而失去生命。其实,类似案例也有。比如去年2月,哈尔滨一女子行走时就被屋檐坠落的冰溜砸伤。所以,无论是积雪还是冰溜子带来的“头顶安全”事件,对有关各方都是安全警示。

从个人角度来说,在冬季出门不能只是低头走路,还得经常抬头看看,既要远离被积雪覆盖的头顶设施,也要远离屋檐下、排水口等处下垂的冰锥。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轻则受伤,重则致命。每个人是自身安全最好的守护者,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只有抬头看路才能避免“头顶危险”。

同时,各种物业的责任主体要对“头顶安全”保障履职尽责。拿上述案例来说,冰锥掉落导致大学生死亡,究竟是物业公司的责任,还是相关门店的责任,亟待调查、厘清。根据《民法典》规定,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责任方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伤者或者死者相关费用。

此外,在“门前三包”或“门前五包”的基础上,是否有必要将“头顶安全”,明确纳入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包”的范围,也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当每个临街单位都能做到及时消除头顶上的安全隐患,就能减少头顶上的危险。所以,上述“冰锥致死”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冬季重视“头顶安全”。

简而言之,在各地冬季扫雪除冰的行动中,有关各方不能只盯着路面冰雪,更要警惕从天而降的危险。特别是,有关责任划分不清,为悲剧埋下隐患。由于这种安全隐患不同于高楼抛物,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防范。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西安铁路局阎良工务段:坚守除冰一线 护好陕西“东大门”铁路线
中国新闻网 2024-02-23
2024年首场寒潮强势来袭,各地积极应对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央视新闻 2024-01-22
北青快评 | “网红打卡地”致死致伤,谁来“排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湖南地区将迎暴雪 铁路部门拟备应急预案确保运输安全
中国新闻网 2024-01-19
不能让冰锥成为悬在头顶上的“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