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15:33

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名单日前正式公布,“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国内首个陆上风电工程。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基础设施,“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是国内首个复杂环境下的大规模智慧化风电场集群,实现了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建造、运行全过程数字化,也建成了国内首个碳中和风电场,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域探索“碳中和”的先驱。该工程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100%绿电供应,如今持续为北京市供应绿色能源,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成为在能源领域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典型示范。

由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投资建设的“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115万千瓦,由7个风电场组成,分布在张家口坝上康保、尚义、张北三县,共建设4座升压站,安装289台风力发电机组,由位于张家口市的集控中心统一调度。工程通过张北柔直和张雄特高压将绿电送至北京市及冬奥场馆,与京能集团同期建设的延庆赛区综合能源、房山区绿电制氢和丰台区绿电供热项目,形成了上游风电、下游制氢供热的产业协同模式,为首都提供综合性的清洁能源保障。

7个风电场、4座升压站、1个集控中心,线路塔基1900余座,大件运输约2500车,工程施工区域超过250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工程体量,需要在短短的有效施工期内有序推进,离不开数字化的加持。建设方从工程策划、勘察、设计、建造、运行各个环节开发和应用数字技术,基于云共建、云共用、云共享的思想,采用BIM技术路线,建设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各参建单位高效协同,精准管控,提高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化交付能力,为高质量运维提供有效支撑。

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让工程建设做到了高效率高质量,也让后期运行管理实现了智慧化。通过智能设备、大数据分析、CMS振动监测等数字技术,工程实现发变电设备的经济寻优、控制寻优和故障诊断的智能化。通过区域控制中心集中运行监盘、运行操控,实现运行操作的远端集中化和少人化。通过运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视频等辅助系统,实现无人少人点巡检和设备的健康评价,给出远程监视、控制、诊断和检修的优化建议。最终实现了新能源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监控、智慧运维”的科学管理方式。

如今,工程中的京能张北大囫囵风电场荣获了“国内首个碳中和风电场”称号,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通过追踪碳足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风电场。“我们从一块铁矿石的冶炼到后期加工制作成风机的所有碳排放进行了全过程追踪,建设期间通过优化工序,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剩余部分通过申请核销相应数额的CERs(核证减排量)和IREC(国际绿证)完成碳中和认证。”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高延庆介绍,通过追溯和量化风电场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项目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域探索“碳中和”的先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空心村”怎么治?张家口连开三个“药方”
新华社 2022-12-20
视窗 | 河北张家口:依托风能资源 打造新能源基地
新华社 2022-07-26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 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公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01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
新华社 2022-03-23
张家口“创坝”园区 点燃冬残奥会“氢”洁之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