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从跟随到引领  昌平“生命谷”诞生多项全球首创技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15:30

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在京北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以下简称生命科学园),经过多年积累,这里已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专业园区。在2023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开幕前夕,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生命科学园采访。顶尖科研人员的汇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多项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的支撑,让这里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全球首创靶点的渐冻症基因治疗药物、博雅辑因基因编辑药物、数坤科技心血管AI诊断软件等一批全球全国首创产品陆续在此诞生。

搭平台出政策  这里让企业免去后顾之忧

在去年的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上,国药、先正达、科兴、万泰、优脑银河等26个重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预计实现总投资108亿元、未来5年累计营收超过725亿元。而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医疗机构、投资机构、医药企业也借助论坛这一平台,共话发展与合作。可以说,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不仅是医药健康领域的一次盛会,更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与平台。

“我们要为企业家搭平台,这不光包括硬平台,也包括像生命科学国际论坛这样的软平台。”未来城管委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处长靳浥说。如今在生命科学园,园区为入驻企业搭建了包括实验动物、AI药物研发等各类关键共性平台平台34家,其中,高博医院正式落成,全市首个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CDMO平台、大分子生物药中试平台、器械CMO平台、首个数字医疗加速器建成投用,构建了孵化、研发、中试、转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持续打通从研发创新到产业落地的通道。

此外,园区还不断优化审评审批等服务。北京首个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于2023年4月在昌平生命科学园揭牌,为企业面对面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审批前置、服务前移;还搭建了“昌生驿站”、国际人才活动室、外国人服务大厅、自贸集群注册平台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力争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为了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昌平区不仅搭平台,更实实在在给政策。结合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特点,昌平区率先出台了全市首个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即《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去年兑现资金8373万元。在2021年政策的基础上,昌平又优化升级,出台医药健康产业政策2.0版,立足产业发展趋势和昌平特色优势,聚焦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两大核心驱动力,主要围绕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创新项目引进落地、创新企业做强升级、产业生态优化提升等方面给予支持。

产业聚集迸发火花  这里布局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我们园区现在是满满当当的,可以说每空出一平方米的空间就会有一家企业在外面排队。”靳浥如此形容生命科学园的“火爆”。在一些产业园区出现空置的情况下,生命科学园为何依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引发企业争相入驻?

在优惠政策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在此逐渐聚集。从新技术的研发到新药上市,中间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仅靠一家企业去跑通所有流程是不现实的。而在生命科学园,全产业链的布局和产学研全要素的匹配,让创新的火花在此碰撞,让技术转化更为顺畅,也让医药健康产业能在此扎根。

再次走进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创始人兼CEO朱鹏程博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公司已经从共享空间走向了共享科技,今年有近10个在研项目已经启动。朱鹏程博士介绍,所谓“共享科技”,就是飞镖培育了自己的研发资源,从单纯的共享空间、共享平台变为合作研发,与科学家一起去将新想法转化落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因为生命科学园云集了如此多的研究院所和企业,也让我有机会去与他们合作。”朱鹏程博士说。

临床试验是新药面市前的关键一环。前不久刚刚投入试运营的北京高博医院将为完善生命科学园医药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规划床位500张的北京高博医院是一家以疑难重症诊疗、临床研究、生物医药及器械的产业转化为战略目标的研究型医院,也是北京市临床研究的公共服务平台,这里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临床研究专家和一支完整的临床研究支撑团队。“高博医疗集团旗下拥有庞大的专家、PI资源,能够在早期药物研发过程中与药企有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临床纳入到整个研发体系,提升整体研发效率和品质,提高药物上市的转化效率。”北京高博医院一期临床研究中心运营总监刘艳军说。

产业的集聚让昌平医药健康产业驶向快车道。2022年,昌平区医药健康规上企业实现收入约800亿元、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8.1%、4.8%,昌平生命科学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认定为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晋级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从“跟随”到“引领” 这里诞生多个全球首创

研发创新是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环节,也是医药企业维持长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医药健康产业多处于跟随式的创新阶段,而在生命谷,顶尖科研人员的汇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集聚、多项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的支撑,让这里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一批全球首创的技术已在此诞生。

入驻企业神济昌华是一家专注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依托清华大学贾怡昌实验室在神经科学领域十余载的基础科研成果,公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今年,公司启动了采用全球首创靶点的渐冻症基因治疗药物的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这是国内首例渐冻症AAV基因治疗临床给药尝试,并计划2024年启动临床申报,或将为渐冻症病人送去希望。

“我们园区有昌平实验室,有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80多家知名科学家创办的企业,他们每一家都有自己原创的研发方向,都在做全球引领性的创新。”未来城管委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处长靳浥说。

从跟随到引领,二十余年的积累,生命谷进入创新成果爆发期。百济神州“泽布替尼”、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等一批中国原创新药走向世界,博雅辑因基因编辑药物、数坤科技心血管AI诊断软件等一批全球全国首创产品陆续推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生物技术和医药服务项目初赛在北京昌平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助力走出去!昌平成立生命健康产业出海服务中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2
推进生命健康全球化 昌平区成立生命健康产业出海服务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昌平丨丹纳赫北方总部及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落地昌平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3-19
昌平举办第五届“英才聚昌”驻昌高校·生命谷专场招聘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