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用“亿像素”全方位观测青海湖普氏原羚是种什么体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22:58

“高原明珠”青海湖不但养育了湟鱼和众多的鸟类,更是为周边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的家园。在青海湖畔,还有一种青海独有的珍稀蹄类动物和旗舰物种——普氏原羚。

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普氏原羚的数量也较保护之初有了巨大的增长。

总台记者安文剑:我身后的哈尔盖草原就是我国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这座高塔是当地为游客修建的,游客可以在这里通过望远镜看普氏原羚还不打扰它们。我们也在其中一架望远镜上架设了镜头,观众也可以跟随着我的第一视角来看看这些青海湖畔的精灵们。

普氏原羚通体呈黄色,当地人也叫滩黄羊,成年体长110厘米左右。与它的羚羊亲戚们相比,普氏原羚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它的角不但向后弯曲,还向内弯曲,弯形成了一个心形。

屁股上的心形白毛也是普氏原羚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当危险来临时,这些白色的毛发会炸起来,在旷野中很显眼,可以给同伴示警。

普氏原羚已经适应了和人类共享这一片天地。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目前青海湖环湖地区是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保护之初,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只有300只,是世界有蹄动物中最濒危物种。如今,普世原羚的数量增长到了3400多只。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青海省对普氏原羚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结果。

“亿像素”应用 全方位观测青海湖普氏原羚

青海湖湖畔是普氏原羚的重要活动区域,为了更好地监测青海湖周边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当地采用了亿像素阵列摄像机,对青海湖重要生态区域野生动物行为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这两天,正是普氏原羚的产羔期。在青海湖北岸,当地正用亿像素阵列摄像机监测普氏原羚活动情况。

目前亿像素正在用于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监测。这是6月21日拍摄到的画面,普氏原羚正挺着大肚子慢慢移动,在核心草场觅食。而远处一只雄性普氏原羚正在草场外围进行巡视。

刚察县自然资源和林草局工作人员李成林:这套监测设备,对我们普氏原羚特护区的普氏原羚活动轨迹(监测)有很大的作用。另一个就是普氏原羚经常被困,我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在6月到8月之间,普氏原羚产羔季节,可以随时掌握它的产羔情况。

亿像素摄像机,正运用于青海湖多个生态场景的监测中。结合亿像素监测系统,当地也在联合救护中心、志愿者服务站,保护并救助青海湖野生动物。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从深山里搬迁出来的果洛藏贡麻村 这里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4
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预计年内建成通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9
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预计年内建成通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9
少见!完全冻结的青海湖冰面被风吹裂 出现近百公里长裂缝
央视新闻 2024-01-22
青海湖2023年冬季巡护监测完成 赤麻鸭成越冬水鸟绝对优势物种
央视新闻 2024-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