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高考评卷工作预计6月24日结束 高考成绩6月25日中午前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07:10

DSC_9234.JPG

6月16日,2024年北京市高考评卷媒体开放日举行。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玉玲介绍,北京市2024年高考于6月7日至10日顺利完成。全市报名参加高考考生6.7万人。评卷工作已于6月11日正式开始,预计24日结束。6月25日中午前发布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表。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伴随着评卷工作过半,截至目前,高考数学110分卷面评阅部分,每道试题均已出现了单题满分。高考语文大作文目前已出现部分优秀作文,作为满分作文备选。

全市设置6个评卷点1547名教师参加阅卷

周玉玲介绍,今年本市高考评卷工作继续遵循“公平、安全、科学、规范、准确”的原则,坚持首善标准和“思想上零懈怠,工作上零差错”的目标要求,紧盯关键环节、周密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四项措施,确保万无一失,让考生安心、家长放心。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评卷期间,全市组织1547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

“本市严格评卷教师遴选。”周玉玲介绍,高考评卷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各区教研员及中学教师组成。今年本市进一步细化选聘标准和资格条件,突出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各评卷点高校和各区教委严格审核把关,积极选派思想政治素质高、学科业务能力强、安全保密意识强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评卷工作。

同时,此次阅卷注重加大对特级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市级(或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或区级)骨干教师的推荐遴选力度,保持评卷队伍尤其是骨干力量稳定。注重加强评卷教师的教育培训,讲清今年面临的特殊形势、讲清高考评卷的重要意义、讲清评卷程序的规范标准、讲清评卷工作的纪律要求,开展警示教育和安全保密教育,不断增强评卷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评卷现场封闭式管理进评卷点需过“三道关”

“请出示相关证件。”昨天下午3时,北青报记者在清华大学数学现场评卷点外看到,该评卷点的安保人员正在对受邀参加开放日活动的人员进行身份核验,所有进入评卷点的人员均不允许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及随身物品。

根据流程,进入评卷现场需要过“三道关”,入口处有保安人员负责盘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进入人员需凭借有效证件才可入内。同时,进入评卷点还需要通过安检门以及人工二次手检等两道“关”。进入评卷现场,“公正、科学、规范、准确、严谨、守纪”的提示非常醒目。现场所有评卷人员的座位间都设有隔板,排与排之间“背对背”就座。

周玉玲介绍,参加评卷的全体工作人员要签订《高考评卷工作人员安全保密协议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评卷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评卷教师和评卷工作人员出入时要接受严格检查,禁止将手机、照相机、摄像机、扫描等有拍照、摄像和传输功能的设备带入评卷场所,禁止将纸质工作资料和电子设备带出评卷现场,禁止记录考生作答情况并将考生作答情况外传,禁止私自查看评卷数据和考生成绩;工作时间不会客,不打电话,不进行与评卷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评卷工作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未经授权,评卷点、评卷教师及工作人员不得发布评卷相关信息。

同时,未经北京教育考试院同意,参加评卷者不得擅自使用“参与评卷工作身份”参加和从事社会活动;不得擅自使用答卷内容、评卷信息等参加和从事社会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如出版、发表、接受采访等)擅自发布和传播与考试评卷有关的内容和信息;不得擅自参加、参与任何形式的与考试评卷有关的培训、辅导、讲座等活动。如在评卷过程中发现评卷教师有违规、违纪行为,北京市高考评卷工作组将立即停止其评卷工作,通报所在单位,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每人只评阅分发题目评卷者无法看到整张试卷

周玉玲介绍,评卷场所采取公安人员值守、昼夜值班巡逻等措施确保安全,要求每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评卷场所。评卷开始前对所有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系统、评卷应用系统进行统一安装和测试,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网络连接采用局域网形式与外网物理隔离,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存有答卷数据信息的服务器放置在有防盗门窗的专用机房,服务器机房、关键评卷场所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确保视频监控全方位,不留任何死角。对评卷数据库落实一日两次备份管理、异地存储等安全措施。

在评卷程序方面,周玉玲表示,答题卡扫描后,采取加密手段隐藏考生信息。客观题由评卷系统自动识别选项并根据标准答案直接评分。对主观题图像按题切块后,通过评卷系统随机分发到相关评卷教师账号,每名评卷教师只负责分发题目评阅,无法看到考生整张试卷。正式评卷前,学科评卷组组织各题小组长以上负责人集中学习研究《答案及评分标准》,通过试评统一认识。组织全体评卷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每名同志掌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防止出现偏宽、偏严或宽严不一的现象。

对评卷过程中发现的违规卷、雷同卷等异常情况,评卷人员应及时上报。对评分有分歧的试题,须由学科评卷组集体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确定处理方案。各科目试题全部实行“背靠背双评”, 对双评超过阈值的试题,再进行三评或者四评。评卷专家每天对评卷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对经过三评或者四评的仲裁卷全部进行复查,确保每份答卷的评判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各科目评阅结束后,组织专人对评卷数据进行专项复核,采取两套系统背靠背校验,依照规定程序和步骤对各个环节逐一排查,确保成绩信息的准确可靠。

周玉玲介绍,6月25日中午前将发布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表。6月27日8时至7月1日17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志愿,单考考生填报单招志愿。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至8月2日进行。

揭秘

数学卷评阅老师超半数来自清华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沛雨介绍了数学科目的整体评阅情况。他提到,今年数学卷特别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强调数学主干知识考查,数学阅卷专家组认为今年数学卷整体难度适中。而除了选择题40分是由机器来判之外,其他110分都是在该校数学评卷点评阅。

李沛雨介绍,今年参加数学评阅的老师超过270位,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清华大学,同时还有各区的教研员和一线的骨干教师。清华大学数学评卷点成员一起学习并研究答案及评分标准,结合考生作答情况,制定了严格的评分细则,在评卷启动前,全体评卷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熟练地掌握了评分的标准和评分的细则,防止出现偏宽、偏严或宽严不一的现象。

“从110分的卷面评阅情况来看,成绩分布比较合理,高分段与去年持平,截至目前,每道试题均已出现了单题满分。”李沛雨说。

语文卷评阅流程共分为“三步走”

北京高考语文科目评卷组组长、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介绍了语文科目的整体评阅情况。宋亚云表示,北京大学成立了2024年语文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其中专家组和评卷员共有360人。“今年的评卷阵容强大,所有评卷员中拥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学术带头人等称号的老师有90人左右。”

宋亚云透露,语文卷评卷流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题组长和小组长要认真研读试卷全文、评分标准、参考答案等,反复研究后制定科学的标准参考答案,并撰写好评分细则。同时,还要挑选样卷,每份样卷都要写详细的评语:为什么要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要扣分?理由是什么?让评卷员很快地掌握评分标准操作细则。“经过至少三次的讨论修改以后,才形成一套非常可靠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第二阶段领导小组开展动员,组长进行培训,让全体评卷员掌握好评卷标准。同时,科目组负责人带领全体评卷员认真学习高考语文评卷教师手册。第三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即评卷员进入正评,在此过程中,质检组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评卷质量。

宋亚云介绍,今年特意增加了质检组人手,确保满分卷、雷同卷、怀疑卷等不同类型的试卷百分百全覆盖,做到无遗漏。同时,题组长会从多个角度监控本题所有阅卷员的评卷情况;质检组也会采取多元化的抽查方式,监控个体的阅卷质量,主要包括监控总量、速度等。

宋亚云还提到,语文卷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从语文基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试卷结构与去年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对于备受关注的高考大作文得分情况,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作文组副组长凤潇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作文,作为满分作文的备选。至于最终是否满分,还有待最终专家组的合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AI“高考”考得怎么样?语文、英语表现良好 数学成绩不及格
解放日报 2024-06-20
北京高考数学110分主观题部分每题均现单题满分 语文大作文已现满分备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6
探访北京高考评卷现场:高考试卷分数是怎样评出的
中国青年报 2023-06-17
北京高考数学评卷点评阅部分已现满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6
北京高考语文目前尚未出现大作文满分试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