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星耀天穹”初现!朝阳站交通枢纽外立面完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9 16:03

从朝阳站内眺望西侧的建筑,透明的玻璃屋面折射出熠熠光彩,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银灰色铝板构成的月牙形屋面一同,拼接成了一幅印有“星”和“月”的画卷。5月29日上午,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外立面宣告完工,被称作“星耀天穹”的枢纽换乘大厅外檐正式亮相。

站在朝阳站交通枢纽正门处向东看去,方方正正的朝阳站在后,圆弧线条勾勒而成的交通枢纽在前,方与圆相得益彰。

“越到最后越不能松劲儿!”北京建工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经理马晓晖站在地下二层的枢纽换乘大厅。他身后,是挑高约3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超大空间,其中,生根于地下三层底板的两根菱形网格巨柱从地下19米向上旋扭着“生长”到地上10米,支撑起重达近万吨的钢屋盖。

现场,几十台曲臂车正将工人由地面送至屋顶施工。“每天要上上下下来回上百次,都习惯了。”提起高空作业的感受,来自黑龙江的工人夏茂明一脸认真,“每块铝板都不一样,可不敢弄错。”

“项目已经从‘大开大合’进入到‘精雕细琢’阶段。”马晓晖说,由于枢纽屋面整体是一个不规则曲面,项目使用的12000块铝板,竟没有任意两块的曲度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这也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顺利安装,项目团队为每一块铝板都贴上“身份证”,运到项目现场后“对号入座”,拼装精度最终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

夏日午后,阳光透过屋顶大大小小的天窗照进换乘大厅,好似点点星光。马晓晖解释,和铝板类似,为了营造出星星点点的自然效果,玻璃屋面所使用的1800余块菱形玻璃也几乎没有重样的,最大的在4平方米左右,最小的不足1平方米。

细微之处见功夫。“要实现枢纽屋面的功能,没有精密的排布是无法实现的。”马晓晖掰着手指头说,4厘米防水、10厘米岩棉用于保温、15厘米主次龙骨……每一层都需要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出效果、出功能。

从基坑内的“超级双环”合龙,到钢结构屋盖滑移、外檐亮相,历经3年多的建设,马晓晖感慨:“项目现在是一天一个样!”

年内,这座极具未来科技感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地上高铁飞驰迎来送往各地游客,地下则有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环环相通,市民将享受到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杨 潘之望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聚焦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东城与北师大推出共创美育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0
52家!在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汇总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0
北京刚才瞬时风雨有多大?多地有树木倒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0
北京市解除冰雹黄色预警、雷电蓝色预警
北京市气象局 2024-05-30
永定河吸引大批水鸟栖息!最吸睛的当数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