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今年建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北京这样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19:14

前不久,《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正式印发,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该如何推进花园城市建设?5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2035年)》新闻发布会,市规自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城管委、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就推进花园城市建设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专项规划出炉 北京将建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新闻发言人石晓冬介绍,《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4月25日正式印发。规划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的发展目标,形成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国首都人居环境典范。

规划提出,构建“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空间格局。以太行山、燕山为生态森林屏障,以永定河、潮白河等5条河道贯通山水人城,以两轴展现大国首都形象,以3道公园环构建游憩体系,以9条楔形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深入挖掘首都山水价值与人文特色,划定15片花园城市精华示范片区,打造精品首都花园名片。

首都将塑造山水形胜、古今交融、森拥园簇的风貌特色。构建“两山一湾、两轴统领、五环骨架、多廊串联”的景观结构和“远山—近山—城廓”3个层次的山城景观格局,构建观格局、观山水、观历史、观风景的四季观景视廊体系,形成25个重点管控视点和49条战略视廊。

推动绿色空间向城市建设空间渗透,统筹各类线性空间要素,构建5000公里以上的各级绿道网络,加强城市绿道的骨架联通作用。同时,多线协同织补绿色网络,加强城市道路慢行网、绿道网与滨水慢行网多网合一规划设计。推进265条重要道路林荫化建设,保护和延续老城大树遮荫的景观效果,让群众更多享受到“抬头就是绿荫”的慢行生活。

花园场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石晓冬表示,规划从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个层次入手,塑造街道、商圈、办公等8类花园场景,打造功能复合、健康韧性、全龄友好的生活空间。围绕生境质量提升、首都气象彰显、游憩体验优化、绿色空间共享、城市韧性增强、花园场景建设6大方面,建立北京花园城市指标体系。

石晓冬表示,下一步,本市将强化规划引领,细化花园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建设标准,和街区控规、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等有机衔接,使各个规划衔接成一张大蓝图。各区加快完善规划实施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做好市级专项规划的传导,夯实各类资源底账,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区级示范区的空间落位,谋划重点项目,梳理行动任务清单,尽快形成各区花园城市建设特色名片。

今年将建设20个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300座立交桥将垂直绿化

作为专项规划的共同编制单位,市园林绿化局如何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发布会上,市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廉国钊表示,围绕《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市园林局将重点推进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和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建设,提升重要生态廊道的完整性、连通性。我们将建设大美北京森林,通过加强森林抚育和实施森林健康经营等措施,持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力争到2025年,森林总蓄积量达到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能力达到1000万吨。

花园城市要让市民可知可感。廉国钊表示,随着今年花园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启动,北京将按照示范片区推进、游憩体系完善、风景廊道统筹、生态基底夯实的系统思路一体推进。

具体来说,一是打造一批花园城市示范街区。选取朝阳日坛周边、海淀曙光街道等20个街区,通过补充绿色空间、建设社区级绿道、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等措施,打造让市民切实可感受的花园街区。二是推动桥体绿化。围绕“两轴六环”的花园城市空间布局,对二、三、四、五环及其他城市重要联络线上的300座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城市景观。三是实施城市画廊建设。聚焦“多廊”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周边现状围栏、墙体,进行垂直绿化和彩化美化建设,实施东城花市大街、石景山五里坨东街等100条城市画廊建设。四是大力推动绿道建设。结合首都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建设100公里市民身边的区级、社区级绿道。推动丰台环四环绿道建设,完成西山绿道、朝阳绿隔地区公园环绿道建设50公里。

今年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将达到36%  温榆河公园明年全部建成开放

花园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水系的完善。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在发布会上表示,市水务系统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城市发展原则要求,积极推进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丽河湖建设,持续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位于朝阳、顺义和昌平三区交界、清河、温榆河和老河湾三条河道交汇处的温榆河公园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相当五个奥森公园,是北京城区最大的生态“绿肺”。杨进怀表示,目前温榆河公园一期12平方公里已于2022年中秋节期间全面建成开放。清河“蓝珠绿果水涟漪”的滨水景观,朝阳示范区芸上梯田的“五一”油菜花季和“十一”油葵季,示范区东园花溪锦田的生活美学艺术花园,朝阳一期的中草药苑(7个专题园之一,专题园即以某一类植物收集不少于100个品种的展示园),顺义一期的温榆远树,昌平一期的碳中和主题公园,都充分体现了花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

下一步,公园将落实《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加快公园二期京承高速路以东18平方公里的建设,建设花园式示范的6个专题专类园,即海棠园、月季园、牡丹芍药园、丁香绣球园、莲花、榆柳园;针对温榆河公园30平方公里范围,专题研究黄金观景视点视廊、水文化和民俗文化、植物品质提升和铭牌科普等内容。杨进怀透露,目前公园一期已向社会开放,公园二期工程正在推进建设,预计2025年温榆河公园将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杨进怀表示,今年,水务部门还将重点开展小月河、永引渠、南旱河、坝河、北小河等河道滨水景观治理提升,实施凉水河(永胜桥至旧宫桥段)、清河老河湾、妫水河、马草河等河道滨水慢行系统改造建设,打造更具首都特色,更加自然清新,优美宜人的河湖空间。还将继续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今年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将达到36%。预计2035年,全市建有滨水慢行系统的河道长度将达550公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滨水花园城市景象将成为现实。

花园城市建设将与城市更新同频推进  今年实施造林绿化及公园绿地建设1.8万亩

城市更新是探索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过程。发布会上,市住建委副主任马綮鸿表示,花园城市是城市更新的工作目标之一,北京花园城市建设将与城市更新同频推进。

“我们将推动城市更新与花园城市建设的充分融合,实现花园住区、花园街道、花园商圈、花园工厂、花园公共服务设施等8类花园场景与城市更新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类等五大类12项工作内容充分融合衔接。”马綮鸿说。他进一步介绍,在平房、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进住宅节能改造,合理利用闲置资源,花园式布局小区公共空间,提升院落绿化水平;在老旧低效楼宇改造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办公楼外立面布置垂直绿化和设置屋顶花园,营造多元人性化的花园办公环境;在公服设施改造中,鼓励设施的开放化、花园式改造,在学校、医院等区域提倡布局绿化空间,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夏翊介绍,按照花园城市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市发改委会同市园林绿化局围绕深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升城市风貌、推动城绿融合、塑造花园场景等方向,研究谋划了一批花园城市重点项目。今年将重点推动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太行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南部环京绿带建设、潮白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绿化及公园绿地建设1.8万亩,重点建设海淀区宝山休闲公园、宋庄文化创意公园等项目。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领域重大突破,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六环高线公园等重大绿化项目年底前实现开工。

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刚介绍,今年本市将围绕256个重点区域周边,24条重要道路和15条重要铁路及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开展环境提升工作,以优美的门户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花园城市 美丽朝阳”花园阳台征集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朝阳党员“双报到”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红领巾公园“荷您相约 邀您回家”点亮花园城市梦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双报到”党员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北京:将花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目标之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