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花架子”无用有害 形式主义必须治
央广网 2024-01-16 09:56

从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规规矩矩走过场”,到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打卡“安全教育平台”;从某国企3年花费上千万元参与或组织球赛,到一些地方斥巨资打造城市雕塑……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和领域冒出的这些形式主义做法,不仅给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苦恼和沉重负担,也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和人力物力,有的甚至导致相关事故的发生,可谓误事伤民、贻害无穷。

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反映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形式和流程的关注度远胜于管理工作本身的要求和实际效果。分析过往很多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必须严格按章办事的事不认真做,只是简单走个过场、做做样子,写个材料就敷衍了事。这样的工作虚有其表,该解决的问题基本没解决。此类形式主义多表现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最终导致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排查出来,从而酿成大祸。此外,一些调研工作同样出现作秀、“拷贝”汇报情况。第二类是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层层加码以致工作走偏变形,导致结果严重偏离初衷。譬如,有的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通常会强制要求学生家长打卡参与,或者要求教师转发集赞。这些做法花样百出、阵仗声势很大,似乎提升了活动的品牌和传播效果,实际上毫无意义,反而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疲惫不堪,最终也没有几个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第三类是大操大办“形象工程”。特别是一些地方主政者,为了彰显履职期间短期内的“政绩”和“旧貌换新颜”,不是将有限财政资金用于补齐当地民生短板,而是不惜斥巨资乃至举债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不仅导致一些项目与当地人文地理风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格不入,还引发群众的广泛质疑。

形式主义令人叫苦不迭、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归根到底是某些为政者偏离了全心全意、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反映出他们责任担当缺失、懒政思维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这样的“显绩”表面看行政效能高、办事雷厉风行,实则哗众取宠、贻害无穷,必须坚决摈弃和整治。

不久前,党中央审查批准并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形式主义行为加大处分力度,彰显了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以更实更严的要求纠治形式主义的坚决态度。各地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梳理检视日常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落实主题教育成果和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各种形式主义。

只有以群众所需为导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虚头巴脑的“花活”“花架子”,扎扎实实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绩,才会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持久的口碑。

文/陈锐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4-05-30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 2024-01-2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3-12-27
从严从实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城市绿化须破除“生态形式主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