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7名残疾人士穿戴假肢攀登南岳衡山 组织者:鼓励截肢者裸露假肢 勇敢做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19:39

近日,17名残疾人士穿戴假肢登上南岳衡山最高峰祝融峰引发关注。9月23日,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程保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因车祸失去双腿,为了给自己制作合适的假肢,他成了一名假肢设计师,这次参加攀登衡山是中国“梦肢队”的17名残疾人士,也是该团队继2020年成功登顶中岳嵩山后,攀登五岳公益活动的第二站。“大家穿的假肢均是我设计的,我们希望通过攀登五岳的活动鼓励截肢者裸露假肢,勇敢做自己。”

17名残疾人士穿戴假肢登顶衡山 鼓励截肢者裸露假肢勇敢做自己

9月20日上午,17名残疾人士齐聚南岳衡山,在陪护家属、助残志愿者和衡阳当地山地救援队队员的协助下,从寿比南山石刻出发,向着南岳最高峰祝融峰开始攀登。一路上,大家互相搀扶、鼓劲,喊着“嘿呦嘿呦”的号子,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在当天13时许成功登顶祝融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17名残疾人士来自残疾人团体中国“梦肢队”,均为截肢人士,需要穿戴假肢,其中有3人双腿截肢。作为队长,46岁的程保军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在攀登过程中,他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时不时回头为后面的队友加油打气。

登上衡山后,“梦肢队”队员们自豪地展示着他们的假肢,不再隐藏自己的残缺,勇敢地做回了自己。程保军坦言,截肢人士其实最难以逾越的是心理层面对自己的否定,他们队伍的口号“假肢裸露出来,勇敢做自己”传递着他们的理念,也鼓励有相同经历的人勇敢展示自己的假肢,不再让外界的眼光左右自己的心态。“也希望打破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和歧视,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坚强和努力。”

17名残疾人士攀登衡山 杨菊云 摄

组织者是截肢人士也是假肢设计师 计划穿戴假肢攀登五岳

程保军告诉北青报记者,在2011年的一场车祸中,他的双腿严重受损,先后进行了三次手术,左腿高位截肢,右腿小腿以下截肢。那场车祸于他而言是灭顶之灾,当时他甚至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废人”。他走不出心里的阴霾,也走不出家门,甚至想着就这样在家里度过余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程保军的心里仍没有放弃对行走的渴望。但对他来说,一大一小两条截肢高度不同的腿,需要性能很好的假肢膝关节才能保证走路的安全性。此前车祸的医疗费已经让家里负债累累,安装假肢的费用家里根本无力承担。让程保军欣慰的是,他以前在部队积累过机械方面的知识,于是他通过自学尝试为自己改造假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了6年的实践,他设计出的双液压假肢膝关节C100成功获取国家发明专利,他也成了一名假肢设计者。

通过互联网,程保军结识了一群与他遭遇相似的截肢人士,他特别希望大家都能重新站起来,走出去。也是在这种期待中,他为自己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我不仅自己站起来了,还能帮助更多人站起来,这也让我越来越自信。我发现自己活着有用了,有价值了,我不再是茫然的废人了。”

据程保军介绍,在为众多病友定制假肢之后,他们会在生活中互相鼓励。2018年,他在河南漯河成立了中国“梦肢队”,队员均为截肢人士,大多是找其定制假肢的病友。在2020年,程保军发起攀登五岳的公益活动,并在当年成功登顶中岳嵩山,此次挑战南岳衡山是该活动的第二站。

17名残疾人士攀登衡山 杨菊云 摄

队员:截肢后一度害怕天亮害怕看到残肢 加入“梦肢队”后重新找回勇气和自信

40岁的王建左腿截肢,是“梦肢队”的一员,攀登嵩山和衡山的活动他也都参加了。谈起这次攀登衡山,他觉得最难的是穿戴假肢还要保持平衡,每跨一步都要比正常人花多一倍的心思和力气,要保持重心平稳才能控制假肢迈步。因为登山台阶很多,保持迈步的连续性非常关键,这需要自身体力和意志力支撑。特别在非常疲惫的时候,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主要靠大家互相加油鼓劲,连游客也在为他们加油、点赞。

王建告诉北青报记者,2017年,他确诊双下肢动脉血栓,经治疗保住了右腿,但左腿从膝盖以上约10厘米的地方截肢。“我原本是一名退役军人,在街道办事处上班,做完截肢手术后,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天亮,害怕看到自己的残肢。我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丝毫的信心,白天也不敢下楼。”

在王建的生活跌入低谷的那段时间,他了解到程保军的经历,还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也许是有着相似的遭遇,又同为退役军人,他慢慢向程保军敞开心扉,在他的帮助下借助假肢重新站立,并加入了“梦肢队”。“在这里,感觉每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慢慢地,我也能直面截肢的事实了。”

刚加入“梦肢队”,王建参加活动时总担心拖累别人,每天会爬楼梯锻炼自己的体能。慢慢地,他终于重新找回自己的勇气和自信。现在,他相信只要自己敢于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因为身体原因辞去原来的工作后,他仍想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看到江苏盐城蓝天救援队招募志愿者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递交了简历,并成了蓝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负责接送队员、运送物资。

王建感觉自己的日子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回想跌入低谷的那段时间,他说,“我对自己讲过最多的话就是‘人生碰到瓶颈的时候咬咬牙,你会发现你还能往前走很远’。”

实习生 谭丹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校对/王唅

相关阅读
因罕见病肢体残缺 两岁娃独立穿戴假肢站了起来 妈妈发布视频获近10万点赞
扬子晚报 2024-03-01
“山东好人”孙祥礼7年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
中国新闻网 2023-11-02
江苏6岁男童被生母虐待致双腿截肢案将开庭 男童父亲:孩子已安装假肢 不愿意提妈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Qnews|山东小伙遭遇意外后专注改造假肢 他称将帮更多残疾人解决生活痛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Qnews|失去双腿小伙苦练跑步视频引热议 当事人:我用了3个月才适应运动假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