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急救教育进校园,补上“救命”这一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4 14:30

被困高山、心脏骤停、在不熟悉的水域里抽筋了,遇到危险的紧急情况如何自救?据报道,今年9月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展应急求生必修课程,将有专业资格的教师手把手传授紧急脱困技术方法等等,以及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同时如何帮助别人。

早在2021年,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学校急救教育,教育部曾印发通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此举,就是对此的贯彻落实。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近年来,学生意外伤亡事故频频发生,溺水、触电、运动猝死……因援救不及时导致悲剧,经常见诸于媒体。而对于突发事件的急救,需要特别强调及时性,由此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事实证明,早期应急救护并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能,只要稍加培训,各年龄段的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一份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约20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差距明显的原因,主要是多数意外事故都发生于校外,更因为身边人或患者对应急救援或自救一无所知,所以也就失去了0~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

目前我国急救教育的现状是,除了医护人员外,多数公众并不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相比发达国家30%至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只有不到1%的普及率,学生中的普及率也大体如此。与之相对应,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仅有1%到2%,而发达国家可达40%至50%。可见,让急救教育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意义重大。

重视急救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事实上,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已是社会共识,让急救教育进校园,无疑是正确方向。以往,囿于诸多因素限制,学校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可见,急救教育进校园,补上“救命”这一课,迫在眉睫。学校急救教育到位,关键时刻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北京地铁站上演的“完美急救”能否再多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学生被卡获“完美施救”:急救进校园别忽略了老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北青快评 | 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蔚然成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5
北青快评 | 班主任用海姆立克法施救成功,普及急救培训功不可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1
北青快评 | 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应扩容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