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跨界治水 北运河上下游统一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6 08:08

从劣Ⅴ类水质排洪河道到生机勃发生态河道的蜕变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跨界联合治水的力量不可或缺。无论是水资源的调度、河长制下的流域综合保护、协同执法、防洪调度、工程改造等等,都离不开京津冀三方的共同努力。

微信图片_20230526080427.jpg

港沟河位于跨市域的国考水质监测断面,过去除了春灌期间河道有水,平时基本上是死水或者干河。2020年春天,为了改善河道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北运河管理处与属地环保、水务部门及河北省香河县水务局、天津市武清区水务局等多家联动,首次建立北运河京津冀供水动态保障机制,对港沟河等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我们动态调整运潮减河、北运河配水流量,将干流大流量输水转变为水网小流量补水,确保支系水道水体流动。”周洪利介绍道:“通过此次联动补水,惠及了京津冀沿河3万余居民,不仅使沿线农业供水的紧缺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河道水环境也变好了。”

同时,周洪利提到,在2017年北京启动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时,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也同步启动了北运河(香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双方对河道的疏浚、拓宽、筑堤、景观等标准都进行了统一。“甚至河道开口的宽度都一样,实际上,两段河道治理的设计都出自于北京的同一家设计院。”周洪利表示,去年年初,通州段、香河段的河道防洪标准都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日前,北青报记者沿大运河顺流而下,经过甘棠、榆林庄,就到了有着“京冀水上门户”之称的杨洼闸。杨洼闸以下至市界河段为北京与河北的界河,左岸为北京、右岸为河北。两岸的建设风格都是一致的,都有着白色扶栏、木质凉亭、芦苇丛生的小型湿地,甚至滨河路上慢行系统中的红色跑道也都是两岸相互对称。“没有治理前,这里的河道就像个小河槽,现在拓宽了几十米。”据王云海介绍,香河段的北运河与北京段同步进行了疏浚、拓挖、提升,与北京标准保持一致,“确实做到了上下游、左右岸的协同”。

微信图片_20230526080446.jpg

据悉,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杨洼船闸并称北运河通州段“三闸”。“三闸”的完工,也见证了北运河通航的三个阶段。2019年10月3日,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实现旅游通航;2021年6月26日,甘棠、榆林庄两大船闸的完工,确保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通航;去年6月,杨洼船闸投入使用,成功打通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的最后一个断点,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通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京津冀推动北运河武清段实现通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北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 生态协同治理恢复千年运河生机 年平均水质提升到Ⅳ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打造立体生态系统 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北运河现水下森林壮美景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5
60万米高空看京津冀 | 千载运河贯南北,京冀美景一水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7
千年运河生机恢复 用上“割草神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