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私家车自备“救命神器”,民间急救创新值得珍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5 15:51

1月2日,河北邯郸一名网友发现路过一辆车上贴有“AED”的标识,标志旁写明车内配有“AED”,可远程开车门,并附上电话号码。拍摄者表示,这名车主把AED放车上还允许破窗使用,真的是很有爱。也有网友说,这就是一位行走的救护员呀。此事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截至发稿时,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2950.5万。(1月5日《大河报》)

AED由于操作简单、急救的效果很好,素有“救命神器”之称。但AED的普及率一直难以提升,且过去只听说过公共场所要普遍安装AED,有些公共场所安装AED的积极性还不高,有的公共场所虽然安装了AED,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这位车主不仅自备AED,而且急时可以远程开车门和破窗使用,这类过去闻所未闻的做法,让人感到很新奇。

私家车自备AED,将大幅提升这种“救命神器”的可及性。因为私家车数量多、流动性大,其保障的范围,要比公共场所固定装配的AED大得多。可以说,这是急救方面的一次民间创新。流动的“救命神器”一旦多了,不仅现场急救会更加及时,而且还能起到普及急救知识、提升急救意识等作用。

让人欣慰的是,近来类似的急救创新时有耳闻。比如有互联网企业加大了急救软件的开发力度,并通过便捷式、可穿戴医疗设备对患者做现场检查。相信此类互联网产品会越来越多。也有医生骑着车身贴上“我是医生,如果有需要请截停我”标语的摩托车,在街上巡游,随时准备为行人提供急救服务。创新的方式虽然各异,但均具有相同的初衷。

民间是各种创新的源泉,此类急救创新值得珍惜。将之进行及时总结归纳,经完善后形成可供借鉴的急救模式,然后倡导更多人加入其中,此类急救创新就能发挥光大,进而大幅提升现场急救的成功率。

珍惜此类创新,还应该不断加入技术元素,通过技术对创新进行升级。比如是否可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将分散于私家车中的每台AED进行信息联通,进而发挥出互联网在急救方面的更大效率。还可考虑研发一种新型的AED,使之具备远程操控功能,让现场操作人员及时得到远程的技术指导。

珍惜此类创新,也要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好人法”赋予了施救者不被追责的权利,但私人提供AED,是过去不曾出现的新现象,对于私人AED可能导致的急救失败等异常现象,设备的拥有者是否可以免责,这方面也需加以明确,让私家车自备“救命神器”少一些顾虑。

在技术和管理等层面为民间急救创新扫清障碍、消除模糊空间,此类创新方能得到民众广泛的认同与仿效,说不定有一天,“救命神器”成为私家车乃至所有车辆的标配。若如此,民众外出势必感到更安全,也让互助精神得以传承,社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北京地铁站上演的“完美急救”能否再多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9
北青快评 | 不妨把AED便民柜打造成多功能“城市家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打造社会4分钟急救圈,北京将通过120开放AED设备定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8
北青快评 | 群众“不会用、不敢用”,急救设备使用困境该如何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北青快评|“如需急救,请截停我”,“移动AED ”汽车平台值得期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