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9 07:00
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这一进程中,必须着力处理好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把发展理念、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指导理论和实践指南。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此,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在这一进程中,必须着力处理好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论断和战略安排,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新发展格局的不完整、不准确、不全面认识进一步予以澄清,为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使命任务和形势变化,认真审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客观分析具备的优势条件和现实机遇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精准把握“实”与“虚”的关系、“革故”与“鼎新”的关系、“支撑”与“优化”的关系,从而更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的一系列安排——这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从更大地域、更多功能、更深层次上推动协调、开放、共享的理念落地生根。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当前要充分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搭建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人民日报 2024-03-22
增强信心和底气,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12-14
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撰文:全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国家发改委微信公号 2023-04-16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03-16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3-03-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