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用“水果喜报”暗喻高考分数难掩违规事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8 16:16

近日,网传广西南宁多所学校使用水果来比喻高考分数,引发关注。其中一张图片称,今年学校的芒果树收成极好,成熟芒果共有1320个,600克以上有100多个,高三应届班的学生顾某某摘到一只净重696克的芒果,是今年钦州城区水果市场的果王,京城两大水果商已经闻讯前来抢购。不少网友分析称,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有记者联系疑似图片暗指的学校,对方表示图片非校方发布。

因过去一些地方学校出现过大肆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现象,扰乱教育秩序,破坏教育生态,影响社会风气,近些年来教育部每年都会重申禁止这类炒作行为。今年也不例外,在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发出类似禁令。一些地方落实较好,如北京暂不公布高考前20名考生成绩,有的地方暂不公布前50名成绩。

然而在南宁多所学校,疑似出现用芒果、桃子、鱼苗等比喻物,暗喻今年高考分数的现象。比如,成熟芒果共有1320个,600克以上有100多个,高三应届班的学生顾又嘉摘到一只净重696克的芒果,暗喻今年高分同学1320人,超过600分的100多人,最高分696。“京城两大水果商闻讯前来抢购”是指北大、清华已经联系高分考生准备抢人。连很多网友都能看懂的暗喻,实际上已经变成公开炒作高考喜报了。

对此,相关学校工作人员否认是学校在炒作,事实是否如此,还需权威部分调查。但无论怎样,用“水果喜报”暗喻高考分数,难掩违规事实。希望广西或南宁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媒体报道为线索顺藤摸瓜,对这种用“水果喜报”暗喻高考分数的恶例严肃查处。

早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就对类似的炒作现象作出过明确的要求: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这显然可以作为深入调查、严肃追责的文件依据。另外,一些地方对违规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的处罚先例及文件规定,也可以作为调查追责“水果喜报”的参考。

去年这个时候,山西省永济中学就因为违规宣传高考状元和成绩,被运城市教育局通报。运城市教育局决定建议有关部门对永济中学校长党纪或政务警告处分,取消永济中学校长五年内评优评模、职务晋升资格,对永济市教育局全县通报批评。今年一些地方文件也明确,对于这类炒作的单位和个人,将取消各种评先资格,严肃问责查处。当炒作“高考喜报”为了评优评先等利益,就应该从“反利益”角度严肃查处。

文/老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广东高考及招生录取阶段 培训机构不得到校开展咨询
广州日报 2024-06-05
北青快评|要求高校减少外派招生宣传组,有何深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高考成绩设“隐藏款”是在给“状元热”降温
工人日报 2023-06-28
媒体:高考成绩设“隐藏款”是在给“状元热”降温
工人日报 2023-06-28
有渠道能修改高考分数?警方提醒!
安徽警方 202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