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疫情晚报|上海累计报告190例死亡病例 70岁以上占86.32%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6 19:15

4月2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0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816例。25日,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1661例、无症状感染者15319例,死亡病例52例。截至25日,上海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其中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86.32%。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虽然近期疫情仍在高位波动,但26日报告的阳性感染者数量,总数较昨天又有了进一步减少,达到了2000多例,减幅达13%,这也是自疫情出现下降趋势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90%以上的新增阳性感染者是在封闭管控期间或集中隔离期间被发现的。

4月25日16时至26日1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2例,自4月22日以来,北京市已累计报告92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8个区。除之前通报的学校、老年旅行团、装修从业人员、家庭聚餐而引发的传播链条外,北京近期新增一起因婚宴引发的传播链分支。截至目前,新增感染者均与早期感染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链条清晰。综合流行病学、基因测序及抗体检测结果,推断北京市现有两条独立传播链条,为朝阳区涉及疫情和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涉及疫情。

微信图片_20220426180108.jpg

上海新增52例死亡病例 年龄最小的33岁 死亡患者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4月25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319例,上海市卫健委介绍,确诊病例中,675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8例确诊病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96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53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5120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99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近期社会面新增感染者逐步下降。 

4月25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2例,平均年龄83.1岁,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101岁。33岁这位患者,男性,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曾接种过2剂次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他51位患者均合并有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肝癌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冠脉综合征、重度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疾患。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4月25日,上海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最小33岁,最大101岁,平均年龄82.52岁。190例病例中,31-40岁2例,41-50岁2例,51-60岁6例,61-70岁16例、71-80岁38例、81-90岁79例、91-100岁46例、101岁及以上1例。据统计,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86.32%。除1例心源性猝死之外,其余死亡原因均为基础性疾病。死亡病例中12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昨天(25日),上海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94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2871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在26日发布会上介绍,《解除医学隔离证明》是出院人员核酸阴性报告和健康码绿码的等效凭证,对于已治愈的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各区村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阳性感染者和出院人员返回居住地。

微信图片_20220426180131.jpg

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  做好强对流天气安全应对工作

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采取各项措施从严从紧做好人员离沪管理,坚决防止疫情外溢。一是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在机场、车站等道口做好相关查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二是对流调排查中发现已经到外地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由市疾控中心及时向各地发出跨区域协查函,纳入当地疾控部门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作对接、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三是进一步落实防外溢主体责任,加强援沪方舱建设人员、货车司机、援沪核酸采样人员、其他在沪滞留人员等离沪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闭环转运、严格撤离安置。

当前上海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不能有丝毫侥幸松劲。我们要强化转运隔离,将阳性感染者迅速转运收治,加强现场流调排查,努力实现应转尽转、日清日结,阻断社区传染源。要做好强对流天气安全应对工作,加强方舱医院建筑物防漏雨检修,检查加固或临时拆除易被风吹动的防疫设施和建筑物,及时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地方。今天封控区、管控区开展核酸检测,防范区开展抗原检测。

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总数较昨日减幅达13%  90%新增阳性感染者是在封闭管控或集中隔离期间被发现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在回答上海本轮疫情病毒传播特点等问题时表示,截至目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导致本轮本土疫情的新冠病毒,绝大部分为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包括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隐匿性强等,归纳起来,正是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本轮疫情的早期,等我们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时候,疫情其实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隐匿性传播,然后又进一步通过批发市场、菜市场、集体单位等人群聚集场所快速扩散,直至在较短时间内进一步引发了社区的广泛传播,从而导致目前的疫情状况。

孙晓冬表示,虽然近期疫情仍在高位波动,但今天(26日)报告的阳性感染者数量,总数较昨天又有了进一步减少,达到了2000多例,减幅达13%,这也是自疫情出现下降趋势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90%以上的新增阳性感染者是在封闭管控期间或集中隔离期间被发现的。

目前疫情持续在高位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心城区中的老旧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和大型企业等重点地区和场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管控难度较大,加上病毒的上述特点,极易形成交叉感染和聚集性疫情。针对上述难点,上海市目前已开展针对性的攻坚行动,通过采取加快密接人员转运、强化风险人员筛查、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多管齐下,全力遏制疫情传播。

北京新增22例本土感染者 新增因婚宴引发的疫情传播链

4月25日16时至26日1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2例,其中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朝阳区9例、房山区7例、顺义区2例、昌平区2例、丰台区1例、延庆区1例,新增病例中,其中6名为学生。自4月22日以来,北京市已累计报告92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8个区。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除之前通报的学校、老年旅行团、装修从业人员、家庭聚餐而引发的传播链条外,本市近期新增一起因婚宴引发的传播链分支,目前已涉及4例感染者,不排除未来引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庞星火在发布会上介绍,市疾控中心对38例感染者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感染者139至147、149至153、155至159、161、163至165、167至171、173至176、181、183等34例感染者序列完全一致,感染者154、184为上述34例感染者的子代病毒,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判断此36例感染者为同一传播链;感染者186为4月21日通报的感染者138的子代病毒,与上述36例感染者的病毒序列存在差异,非同一传播链。据调查,感染者186曾于4月21日因工作与感染者138有暴露史,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认为感染者186因工作暴露而感染。

庞星火表示,随着对感染者涉及的风险点位及风险人员排查,本市还将陆续发现新增感染者。截至目前,新增感染者均与早期感染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传播链条清晰。综合流行病学、基因测序及抗体检测结果,推断本市现有两条独立传播链条,为朝阳区涉及疫情和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涉及疫情。

北京新增1处高风险地区 7处中风险地区

26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4月25日24时,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19号院近14天累计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北京市即日起将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19号院由中风险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截至2022年4月25日24时,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20号院、潘家园街道武圣东里、南磨房乡双龙南里和房山区窦店镇田家园村近14天各累计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垡头街道垡头西里三区近14天各累计报告3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北京市即日起将以上7个地区定为中风险地区。

微信图片_20220426183330.jpg

长春6.2万滞留市区农民顺利返乡

据长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4月26日发布消息,按照省市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长春市自4月5日启动农民返乡工作,经过各方面20天的共同努力,4月26日,6.2万滞留长春市区农民顺利实现返乡,保证了春耕生产劳动力需求。至此,长春市农民返乡工作圆满落下帷幕。 

经农民申请登记和市域六县(市)区、各市(州)确认,滞留长春市区农民拟返乡人数为67274人,其中返各市州22400人,返市域六县(市)区44874人。

截至4月25日,从长春市区实际返各市(州)人数为20667人,其中集中转运10957人、自驾9710人;从市区实际返市域六县(市)区人数为41421人,其中集中转运18437人、自驾22984人。实际转运返乡人数共计62088人,其余人员中,有的家中耕地由村里协调代耕代种而放弃返乡,有的因企业复工复产继续在城里务工。

辽宁丹东新增25+35   丹东77个小区、住宅楼实行封闭管理

4月25日0-24时,辽宁省丹东市新增2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3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根据丹东市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划分、精准防控等工作要求,经丹东市专家组研判,丹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4月26日0时起,将丹东市振兴区知春园小区一期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6日发布通告称,根据丹东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在丹东全域采取精准措施,分类管理服务。

通告称,丹东市77个小区、住宅楼实行封闭管理服务。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所有居民严禁出户,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上门提供,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其他区域管理服务措施。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居民原则上严禁离开小区。

江西上饶万年县新增89例本土确诊病例  8名干部被立案处理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4月26日通报,4月25日0-24时,江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例(其中上饶市89例,均在万年县;南昌市2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6日通报称,按照万年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督导督查专班组织多个专项督查小组,分别深入隔离点、封控区、城区非封控区及各乡镇,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及履职尽责情况开展了全方位、多频次的监督检查,发现了一批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正确履职的问题,8名干部被立案处理。

链接:五一假期出行 这些出行要求需注意 多地要求非必要不出省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网友关心假期的出行政策。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多地近期发布五一假期出行政策,多地均要求五一假期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市,多地要求外省市来返人员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报备,部分地市要求外省市来返人员均需落实“3+11”健康管理措施。此外,飞常准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航班量同比去年下降7-8成。

五一航班量或同比下降7—8成   部分列车停运 

据飞常准数据统计,4月至今国内日均执行航班量仅2600余班,其中4月4日清明假期间,国内日执行航班量降至最低点1670班。受各地疫情管控影响,五一小长假日均执行航班量或在3000班以内,相比2021年同期,航班量同比下降7-8成;相比2020年同期,航班量同比下降5成以上。

机票价格方面,飞常准机票预订数据显示,出行日期从4月30日至5月4日的预订机票,经济舱平均支付价格为728元,低于去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机票便宜150元左右。

据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有限公司自4月14日起发布多条公告,自4月21日至5月30日期间,多趟车次停运。此前,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配合各地的防控工作,铁路部门决定自2022年4月7日起,将客票预售期临时调整为5天(含当天),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将根据旅客购票情况,灵活安排运力。

五一多地发布出行政策 多地要求非必要不出省(市)

北京市要求,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遵守严控流动性风险、严防聚集性风险、严密常态化防线三原则;北京出行防控做到内景点严格控制预约人数,暂停跨省旅游。人员进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

25日举行的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在省内有序流动,无需报备。各地不得层层加码、过度防疫。建议省内人员非必要不出省。对省外重点地区入(返)闽人员,福建将严格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江苏省13市近日分别发布出入政策,其中南京市要求近期非必要不离宁,进入南京市时,与确诊病例有轨迹交叉、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行程码带*)来(返)宁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他外市来宁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要严格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健康监测+11天跟踪健康监测。徐州市要求,除有确诊病例的上海、苏州等地来徐人员需集中隔离外,对其他14天内市外来(返)徐人员,严格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即前3天居家健康监测,后11天健康监测。常州市要求,所有市外来(返)常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严格落实“3+11”健康管理措施。苏州市要求,所有市外来(返)苏州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的人员(行程码带*),严格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跟踪健康监测。

交通运输部:出行前提前了解各地疫情防控政策

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介绍,2022年劳动节假期从4月30日到5月4日,共计5天,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具体免费通行时段为4月30日(星期六)0时至5月4日(星期三)24时。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即车辆在4月30日0时至5月4日24时之间驶离高速公路出口的可享受免费政策。

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公路出行以旅游流、探亲流为主,热度较去年大幅下降,主要是中、短途自驾出行。与清明假期相比,“五一”假期免费通行时间更长,一定程度上会释放公众出行出游需求,但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在出行前提前了解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并做好出行路线规划,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二是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晒、避雨等准备;三是出行中要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出现相关症状要主动报告、及时就诊。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朱葳
校对/罗晶

相关阅读
Qnews|上海出现奥密克戎BA.5.2.1变异株 丹东已扑灭“5•24”疫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0
Qnews|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4
Qnews|上海三大火车站恢复中转换乘 珠海多人违反防疫规定被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2
Qnews|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降至今年最低 北京时隔4天再现一社会面确诊病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9
Qnews|北京酒吧关联疫情趋向缓和 上海一核酸采样员代朋友做核酸被处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