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抗疫故事|跨越了2300公里的一束向日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02 09:07

回来复工,发现办公桌上堆了一些灰尘,两盆肉肉植物居然枯萎了,只有一盆水养的绿萝依然健康地生存着,而那些原本用来插花的玻璃瓶,带着几分不甘,孤独地放置在窗台边。上班了,玻璃瓶空空的总感觉孤单了些,还是得买些鲜花来解决,顺便释放宅家以来一直压抑的心情。

单位附近的商店,除了超市开着,有些商铺还没有开门,那家常去的花店,从年初关到现在,隔壁一家商铺直接挂上了“转让出租”的招牌,也不确定,这家喜欢的花店还会不会如期开业。去年,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路过这家花店,总会隔三差五地买一束花带到办公室,累的时候抬头看看盛开着的姹紫嫣红的花,心情也会变得灿烂起来。现在,怎么办呢?要不,还是上网买?不知网上的花店营业了没?

曾经在某家微店买过花,是身边的朋友推荐的,第一次买的时候,赠送了一只非常漂亮的花瓶,那些快递过来的花也好看,可能怕路上会坏掉,还附赠两枝鲜花,鲜花包裹得很好,还附着一张带着香气的卡片,上面的文字让我感觉很温暖。这次,不知道那家微店开了没有,带着好奇的心情,搜索了那家微店。

店铺首页写着“买花助农”,原来这家店铺的鲜花种植在云南,花农们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许多鲜花滞销,比以往更加便宜,店铺还温馨提示,因为疫情的原因,快递可能会很慢。毕竟是鲜花,看到这个提示,心里有点犹豫,万一到的时候鲜花枯萎了呢?但是看了看价格,30元不到,非洲菊有20枝。菊花相对容易保持,且有20枝,总有几枝好的,主要是颜色,曾经买过,挺好看的,想想,准备下单。再一看,还有向日葵,5枝,39元,比实体店便宜啊,既买了花,还能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

朋友莉姐很喜欢向日葵,我们曾经相约在一片盛开的向日葵地里拍照,后来,那个地方再也没种向日葵,只种一些油菜花,我们总是感到一些遗憾,可能向日葵比较难种植吧。这样想着,准备再买一束向日葵,送给朋友。下单的时候,又想起,另一位闺蜜小妖,疫情防控期间,一直在前线值班,生日也没有好好地过,每年她生日的时候,我们都相约在外面聚餐,索性再买一束。于是,快乐地下单了。

阳光渐暖,一切都在慢慢恢复中,下单的时候,我没想过,物流会恢复得这么快速,以为起码要一周。当然,三束花并不是同时到达的。最先拿到花的是莉姐,下单后的第四天,莉姐拍了张照片发我,照片中,那一束向日葵已经被莉姐放置在漂亮精致的玻璃花瓶中了,淡蓝色的玻璃花瓶,金灿灿的向日葵相应成趣,向日葵放在办公桌上,背后是蓝天白云,莉姐说,看到花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上了轨道。

小妖收到花比莉姐晚了两天,收到花的时候,她第一时间猜到是我买的,我问她,是不是每一枝向日葵都蔫了。她回复我说,经过那么远距离地运输,蔫是肯定的,但换上水,过一晚,它肯定会活过来的。第二天,上班没几分钟,她就发了照片过来。果然,经过一夜清水的滋润,原本蔫蔫的向日葵变得饱满起来,颜色似乎也亮了许多,娇俏甜美。

买给自己的非洲菊到的最晚,隔了十几天,打开的时候,有几枝有点蔫了,但我没失望,我觉得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水分,一定会恢复如初的。从云南到我们所在的城市,跨山越海,隔了2300公里,我知道,我只是买了一束花,总共花了不到一百元,没能帮助更多的人,反而是那些跨越2300公里的鲜花,给我的朋友,给我自己带来了一份灿烂如夏的心情。

桌上的非洲菊喝足了水分,开始绽放,恢复它鲜艳的样子,而我们原本那些停滞的生活,也会像这些鲜花一样渐渐恢复的。

文/冷香清露

编辑/陈品 张艳艳

相关阅读
聚焦高考|北京高考第三天 向日葵备受喜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傍晚向日葵》首映 直面黑暗追逐阳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电影《傍晚向日葵》定档11月30日,娜仁花“用灵魂演绎”人生最后时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0
电影《傍晚向日葵》获金鸡奖两项提名 今年内将全国上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5
《傍晚向日葵》釜山展映 东方哲学影响下的生死观议题引共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