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宋秋婵:“想把抗战故事讲给世界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3 11:00

五棵松地铁站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宋秋婵与志愿者伙伴一起,热情洋溢地担任路线引导工作。很少有人知道,在她身上,有一个关于抗战的家族故事。

cieoey6mk3z6ea8ztsqevei5.jpg

志愿者宋秋婵

说起这个故事,就不能不提起宋秋婵的家乡,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许多同学都很好奇,问我是不是住在寺庙里?”这个2005年出生的山西姑娘笑了。广胜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著名的国宝《赵城金藏》,就是在广胜寺被发现的。1942年,八路军在日寇眼皮子底下抢运国宝,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段传奇。宋秋婵的太爷爷宋玉锁,就参与了这次护宝行动。

“这是我们当地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宋秋婵一脸自豪。1933年,一个惊天消息轰动中国文化界,山西广胜寺发现了金代版本的大藏经。因为当时的广胜寺属于赵城县,这部大藏经又被称为《赵城金藏》。消息传出,很快引来了日寇觊觎。他们开出高价收购,遭到拒绝。

全面抗战爆发后,赵城沦陷,国宝岌岌可危。当地僧人为保护国宝,将经卷吊运至13层的飞虹塔内。1942年,日寇突然提出要在农历三月十八这天登塔鸟瞰庙会全景,中共中央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命令组织抢运,绝不能让国宝落入敌手。夜里,八路军洪赵游击支队在夜幕掩护下,从几十米的塔顶将经书吊运至地面,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国宝转移至安全地带。正是因为这次秘密抢运,今天的人们才得以在国家图书馆一睹国宝风采。

“我的太爷爷参与了这次行动,并负责外围的警戒工作。”对于家族的这段历史,宋秋婵感到非常自豪。宋秋婵从小听着爷爷讲抗战故事长大,这些故事中,她对抢运《赵城金藏》的印象尤为深刻。八路军战士展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

“幸运的是,我在北京见到了《赵城金藏》。”上了大学,宋秋婵惊喜地发现,国家图书馆距离北外只有一站地铁。如今,《赵城金藏》被列入了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当看到国家图书馆对《赵城金藏》的介绍时,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儿时听到的故事顿时鲜活起来了,我仿佛也亲历了这段历史。”宋秋婵说,当她把自己的所见告诉家里人时,家人们都感到无比欣慰。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更是提出,也想来国图看一看。

因为特殊的家族渊源,在北外,宋秋婵立志学好专业课,将来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读懂中国。“我也会把守护《赵城金藏》的故事讲给外国友人听。”

这次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纪念大会,宋秋婵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服务,更是对先辈的致敬。”

文/记者 王琪鹏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文学|范雨素:听商丘人讲商丘的故事
北京文学 2024-06-15
专访|国图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为千年古籍延寿 是多么有福气的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杭州推出“悦读宋韵”展:汇集300多件展品 宋画、宋刻本齐聚
中国新闻网 2022-11-26
《盛世修典》让国宝说话 讲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背后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8
守护逾20载 八旬老人把泉州世遗故事讲给世界听
中国新闻网 2022-07-24
古籍保护这十年: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光明日报 2022-04-14
宋高宗,能夸他什么?
北京晚报 2022-03-10
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历时八年成功修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