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27日了解到,今年暑期全国科技馆迎来参观高峰。据初步统计,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科技馆热”不仅体现在参观人数的增长上,更呈现出内容创新、体验升级、资源联动共享等新特点。
整个暑期,中国科技馆门票都处于售罄状态,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9成,18岁以下青少年占49.3%。此外,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广西全区17家科技馆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这个暑假,多家科技馆白天是青少年的“科学乐园”,夜晚变身亲子家庭的“城市客厅”。7月起,新疆科技馆将闭馆时间延至晚8点,并同步推出“科技馆之夜”。延时后夜间客流占三成,暑期观众同比增长25%。天津科技馆则实施周末延时闭馆,时间由原来的下午4点半延长至晚9点。
航空航天、大国重器、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展览展项成为科技馆“吸睛”的核心动力。北京科学中心开展机器人编程挑战赛、创意搭建工坊、AI算法实战营等120场体验活动,特邀专家揭秘人工智能赋能轨道交通的前沿技术,搭建AI爱好者交流平台,受到热烈欢迎。甘肃科技馆“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开展首日,即迎来2.12万人次的客流,创下甘肃科技馆单展历史纪录。重庆科技馆“小科娃·大智慧”暑假科学营以“太空‘筑巢’计划”为主题,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场馆之外同样精彩。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科普大篷车深入黄河沿岸地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0场次,累计行程3305公里,普惠三省基层群众2.3万人次。新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开到了中蒙边境的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喀拉乔拉村套查干湖夏牧场,让当地小朋友得以与机器狗开心互动。
今年9月将迎来第一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将在金秋九月为公众奉献一场欢乐科学的盛宴,引领全国科技馆进一步加强体系联动、资源共享,让公众更好地感受科学魅力,为广大青少年铺设好通向科学之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