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提到贵州的“村超”,恐怕已经不是一项足球赛事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体育IP,同时也成为了该地区重要的标签和符号。今年的百队杯赛场上就有一支来自贵州榕江县的队伍-逐梦小将队,他们的家乡正是“村超”的发源地。走出家乡来到北京,对于这些追求足球梦想的孩子来说,只是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期待这些亲眼见证过“村超”辉煌的少年们,能继续走好自己的足球人生,追逐更加美好的梦想。
“我培养了一帮心中有梦想的孩子。”榕江逐梦小将队主教练马志强在面对不少媒体采访时很自豪地说,虽然站在百队杯赛场上的榕江队员们看起来很瘦弱,但他们有着非常大的理想,而作为教练员,就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在未来实现这些理想。据马志强介绍,本次来到北京的13名小队员都来自榕江县的车民小学,要知道这里有超过3000名学生,仅仅小学1、2年级举办的班与班之间的“班超”就足够令人震撼,这也足见当地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
不过虽然榕江县踢球的孩子不少,但当下的整体水平却并不算高。对此马志强其实很有体会。自其来到这里担任教练后,他就发现小球员们的基本功或者说基本技术相对薄弱一些,但腿部力量非常出色,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们每天都步行上下学。对于他来说,希望能够尽快帮助提升当地青训教练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提升。“如果负责我们每个年级的青训教练都能水平更好一些的话,或许情况会很不一样。现在踢球的孩子多,对于我来说不是压力而是动力,我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
身披14号球衣的林启航是这支逐梦小将队的队长,司职中卫的他在场上果敢坚毅、作风勇猛,而场下的小林则非常的腼腆。面对各路媒体的采访,三年级的他说出了自己的足球故事。据他介绍,从1年级开始,自己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后就会参加训练,时长是3个半小时,就连周末也不例外。这次来到北京,让他认清了自己和高水平对手的差距:“我觉得对手都很强,得虚心向他们学习。比如整体的配合、每个人的个人能力、控球能力等,都有差距。”当被问到自己有没有梦想的时候,腼腆的林启航说将来想成为像自己偶像韦世豪那样的职业球员,至于自己踢中卫,却为何会把踢前锋的成都7号当做偶像时,本就已经满头大汗的林启航想了想说,就是喜欢。
来到北京,看到差距,这让这些之前从未坐过高铁、也基本没出过远门的孩子们了解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努力刻苦训练的决心。看过他们比赛的人对于这些榕江小伙子们的拼劲都给予了极大的认可,落后、丢球甚至失利都不可怕,因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本就不会一帆风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编辑/周超 徐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