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相较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了52万人。不过,低生育率、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剧等人口问题仍然严峻,在上海尤为显著。《上海市人口监测统计资料主要数据汇编》显示,上海2023年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仅为0.6。
2024年刚刚落下帷幕,有关2024年的各项数据将陆续发布。目前,已经披露了多项数据,如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等。如果说其他主要数据基本符合预期,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是“超预期”,因为此前的2022年、2023年,全国人口是负增长。
2024年上半年“翻篇”后,媒体披露一些地方的出生人口出现“反弹”。但这种“反弹”被认为仍是地方性的、局部的。如今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增加52万人,是全国全年的数据更具说服力,这说明多地通过延长产假、“真金白银”补贴生育、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服务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此前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从中央到各地多措并举鼓励生育,促使适龄人口“敢生育、想生育”,从而推动全面三孩政策更好落地。叠加很多人想生“龙宝宝”,“政策利好+生育偏好”共同驱动2024年出生人口出现回升。即使这种回升很难改变低生育率趋势,但笔者认为,对适龄人口和各级政府是一针“强心剂”。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现象叫“羊群效应”,也叫“从众心理”。在是否生育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羊群效应”。假如一部分适龄人口“不敢生、不想生”,这种负面情绪就会传染给其他人,会造成更多人跟风。反之,当适龄人口“敢生育、想生育”则有示范效应,这对犹豫、徘徊的适龄人口就有正向引导作用,可以提升生育意愿。
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对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或生育信心具有“加持”之效。虽然说现实中一些人在生育问题上有个人判断和主张,但还有部分人喜欢参考别人的“答案”,别人想生育或者已怀孕,自己也不甘落后。尤其是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增加52万人,或许会被一些人看作“新趋势”,从而加入生育阵营。
对各级政府决策者而言,一旦研究制定出来的生育鼓励政策产生实际效果,显然说明决策是正确的,实施是有成效的,那么就能激励政策制定者总结成功经验,继续研究制定生育鼓励政策。无论是围绕产假做文章,还是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生二胎、三胎,或者消除公众养育之忧,都有鼓励生育之效,政策之功不可掩盖。
2024年后,没有生育偏好作为驱动力,我国出生人口还会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生育支持政策是松劲还是上劲。如果仅仅是执行之前的鼓励政策,就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政策效应会不断递减,不利于生育。但如果再接再厉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持续加码,能给适龄人口持续注入信心。
如此一来,这种出生人口回升势头就有可能延续,至于究竟延续多久,还是取决于后续政策力度。从优化人口结构等角度来说,从上到下,都应该围绕鼓励生育持续打强心针。特别像上海这样的低生育率城市,更要“加量”“强心”。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