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在手术台上,他妙手回春,用精准的刀法为患者解除病痛;他是科学家,兼任北大人民医院胸部肿瘤研究所执行院长,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在看不见的微小细胞世界里,率领千军万马冲锋在肿瘤治疗的最前沿开展研究;他是令学生们“又爱又恨”的严师,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了一面专业旗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医学后备军……陈克终在医生、老师、科学家三个角色之间切换得游刃有余,用青春力量书写人生。
做一名会说话的医生
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后,2010年,陈克终正式加入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在这里,病人真的可能会因为我的一个判断、一次治疗而重获新生,这种雪中送炭的成就感,可以带来更大的动力。”
作为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克终专攻肺、食管、纵隔等胸部肿瘤,精通胸腔镜微创手术。周一上午、周三下午是他出门诊的日子。因为在业内颇有名声,他的号经常“秒没”。半天的门诊时间里通常要看30多个病人,但难免有患者千里迢迢赶来北京看病,深知患者不易,陈克终会帮患者临时加号,因而他的门诊时间总是延长。
与病人打交道也是一门技术活。陈克终说:“与病人沟通是每个临床医生都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疾病不分高低贵贱,患者的生活背景、家庭条件、文化水平各有差异,医生必须得会‘识人相面’,并用对方能够接受的语言来沟通。”
与老百姓沟通,冷冰冰的专业医学术语对方肯定无法接受,陈克终总是善于打比方,尽可能用接地气的方式为对方分析病情。他常对人说:“您的结节不用手术,就像做饭不小心切到手,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一样,不用去管它。”这样一来,对方很快就能理解,也能积极配合治疗。
立志成为临床科学家
纵观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觉得身上最突出的标签就是“临床科学家”。瞄准临床需求,这些年来,他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
以肺癌术后无创监测方法为例,陈克终一改传统基于影像学监测的方式,通过外周血基因检测,研发出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技术。“通俗而言,就是通过血液检测,查看是否有肿瘤细胞在血液中循环,这些微小的肿瘤细胞是照个CT无法分辨的。借此可有效监测肿瘤术后复发风险,精准识别复发患者并将其筛选出来。”尽管当时国外也有国际同行在开展类似研究,但陈克终团队率先完成了亚洲首项研究,突破随访模式的瓶颈,并开发了最优化的监测策略,成果先后三年写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研究进展。目前这项个性化定制的血液监测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在肺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多个病种陆续开展应用。
基于一份热爱,陈克终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凭借自己的实力,斩获荣誉无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是北大临床八年制21年以来首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我国首位在全部四项国际顶级胸外科会议(AATS,STS,EACTS,ESTS)均做论文发言的学者。
为偏远地区留下技术
工作期间,陈克终曾多次前往西藏、云南、江西等地支援当地医疗建设。自2022年7月,作为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陈克终在拉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驻扎了整整一年。做手术、带教、培养人才、开展科室建设……在西藏的日子十分充实。
他把最新的手术技术带到了雪域高原,在当地创造了一系列西藏自治区“首例”:首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胸腺切除手术,首例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这些新术式也为当地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他手把手地辅助当地主任及年轻医生先后完成了个人的首例单孔纵隔及肺肿瘤手术,有力推动了当地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实现胸部疾病患者“大病不出藏”而努力。
援藏工作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他想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如今,他还是西藏自治区高原疾病研究所的特聘专家,研究高原地区疾病特点,致力于为当地老百姓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