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资管中心初养成 外资下一步如何校准中国战略?
第一财经 2025-01-01 18:42

国际资管中心的打造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一环。资管中心的核心是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通过吸引全球顶尖资管机构、资金和专业人才,上海可以提升在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从而巩固上海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转眼间,已有60余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上海陆家嘴设立了近90家各类外资资管公司,包括贝莱德、桥水、路博迈、富达、施罗德、瑞银等全球几十家顶级机构落户上海,设立公募基金、合资理财公司、私募基金等。

不过,外资布局中国市场绝非易事,突破牌照的第一道难关,又面临规模瓶颈,应对本地化的挑战、发挥全球配置的优势则是关键的下一步。

路博迈集团亚太区总裁刘颂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上海已经显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资管行业的开放也非常具有节奏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早允许外资入股境内资管公司,到允许外资通过QFII(合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中国境内市场,再到批准外资私募牌照,如今,多家外资私募已经转为公募基金,外资深度参与中国市场,也带来了先进的治理、风控、投资理念。未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外资希望能够通过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方式将中国资金做全球配置。同时,在境内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比如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参与公募REITs等。

上海资管业集聚效应凸显

回顾中国资管行业开放,历经十多年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都相互协调、层层递进。”刘颂称。

在第一阶段,2003年,中国放宽准入政策,外资资管巨头如景顺、交银施罗德、贝莱德、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纷纷进入中国,以非控股股东的财务投资人模式入股中国基金公司,于是有了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上投摩根等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到了第二阶段,QFII制度推出,外资能够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2005年8月,QFII额度提升至100亿美元,直至今日,取消QFII额度,债券通、沪港通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新通道。

“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出现了不少投资机遇,QFII制度也使外资资管可以从境外募资,帮助海外资金布局中国资产。”刘颂称,直到2016年,WFOE PFM(外商独资企业私募基金管理人)开闸,外资可以100%控股的模式开展资管业务,并能直接在中国境内募资、投资中国境内市场。

不过,外资私募的募资群体仅限中国的高净值个人。直到2020年4月的第三阶段,外资可递交公募基金申请,待遇几乎和内资公募基金无异。

例如,路博迈集团是首批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机构,在2020年9月18日获得证监会受理;2021年9月,证监会核准了路博迈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批复,并在2022年6月完成现场检查。2022年11月,路博迈基金获批开业。

近两年,由于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公募基金普遍面临挑战。如今,外资公募如何在中国境内突破规模瓶颈也是主要挑战。

不过,2024年9月以来的一揽子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刘颂认为,A股的远期市盈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使得中国市场在全球投资格局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国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市场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

通过QDLP、QDII差异化发展

对于外资公募而言,差异化发展也是必要的生存之道。参照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路径,布局海外是大势所趋。

研究显示,当时日本的每月分红型基金走俏(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投向发达国家的高收益债券,以获取稳定的收益率为主要目标。同时,海外股市亦受追捧,2013年,日本公募基金投资海外股票规模约为4.1万亿日元,至2022年已增长至23.9万亿日元。

当前,QDLP是外资差异化发展的主要战略。刘颂对记者称,路博迈2018年发行第一只QDLP基金,目前已有12只产品。据记者了解,路博迈的QDLP屡次新增额度,累计额度接近十亿美元,是目前累计额度最高的外资机构,策略包括私募股权、私募债、股票多空策略等集团明星策略。

不过,QDLP产品的募资门槛仍然较高,基本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单次额度用完后仍需重新审批。当前,外资公募也期待获得QDII资质,但门槛仍是总规模需要达标(约200亿元)。

刘颂表示,从全球来看,成熟市场的跨境投资占比达到20%以上,因为这可以分散风险并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我们在中国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主要目的是希望在中国境内投资,但也希望把更多的外资引入中国市场,同时帮助境内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当满足一定条件后,我们会申请QDII资格。”

近期,香港互认基金扩容,也标志着双向投资再进一步,为境内希望布局海外优质资产的资金提供了新的通路,不少外资机构已经开始筹备新产品。

探索更多境内产品创新

除了进行跨境投资,在境内展业的外资机构主阵地仍是境内资本市场。刘颂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不断推出创新型产品,将全球优势和本土禀赋有机结合,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比如推出个人养老金产品及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参与公募REITs等。”

2023年9月,路博迈发行了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的首只主动管理绿色债券基金产品,当时规模接近50亿元,在同业居前;近期,路博迈发行了境内首只气候转型债券基金产品,满足境内渠道对于绿色等特色产品的需求。

2024年12月25日,在路博迈基金、浦发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共同协作下,路博迈CFETS0-5年期气候变化高等级债券综合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要求被投债券的外部主体评级AAA及以上、交易中心隐含评级AAA-及以上。该指数样本券发行人数量达到50余家,样本券数量超过200只,平均剩余久期约1.9年。

未来,若要在中国境内的主阵地脱颖而出,外资公募仍需要布局更多的创新型产品。同时,养老金投资是外资在海外扩大规模的立身之本,随着中国加速推进“第三支柱”,外资公募如何加快扩大规模并获得养老金管理资质,也是未来几年的关键课题。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两大万亿资管巨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4-12-22
新年第一家!这家外商独资公募获准展业!
证券时报网 2024-01-04
外资公募密集“上新” 海外资管巨头角逐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3-03-26
外资公募密集“上新”海外资管巨头角逐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3-03-25
“产品上新”“高配A股” 外资资管机构看重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3-03-13
第八家外商独资公募来了 4.4万亿资管巨头的中国棋局迎来关键一步
财联社 2023-03-05
开年即迎第四家外商独资公募 施罗德基金获批 百年资管机构再拓中国业务
财联社 2023-01-14
全球资管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2-10-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