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会议的召开,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导下,高校党建工作成效卓著。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党建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枢纽、以思政课建设为重要着力点,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大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破圈突围”,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不断推陈出新,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共识、铸魂育人的作用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部署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以务实管用为基本特征的法规制度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成熟,系统搭建起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四梁八柱”。党的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量提质,“阵地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基本经验。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聚焦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我们要完成的是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新征程上,把稳高等教育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党建和事业融合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党建先行,学习为要。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高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夯实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元固本、凝心铸魂。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而且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此,高质量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既要做以理论学习点燃实践创新的“引线”,更要成为持续驱动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引擎”,为教育强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高校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在“融”字上下功夫,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要素重组中实现创新发展。高校党建要从大局着眼,从细节着手,以推动教育强国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焦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对已有组织架构、学科设置、科研团队等多要素进行整合优化,破解党建与事业发展“两张皮”的老问题,更大限度激发组织保障的活力。“融”之功,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党建发展与业务发展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等教育攻坚克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尖刀连”“排头兵”。比如,北京市在创新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载体上精心谋划、悉心培育,在高校中连续多年开展红色“1+1”活动,支持学生党支部和企业、社区(村)等领域党支部联学共建,“科技小院”等一批创新平台成为高校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未来,高校党建工作要在教育强国蓝图向施工图、任务书、责任状的细化和转化中,扛得起责任、做得出成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叶红云(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