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冠华介绍,与第四次经济普查时期相比,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就业结构呈现一些新的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从总量来看,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稳中有增。2023年末,我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9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了4575万人,增长11.9%。
王冠华表示,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也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2019年到2023年的5年间,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年均值分别是5.2%、5.6%、5.1%、5.6%和5.2%。虽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动,但是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就业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
从结构上来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来看,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了826万人,下降了4.8%。但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了2.65亿人,增加了5401万人,增长了25.6%。
王冠华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变化也是影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新兴服务业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新机遇。5年间,我国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断增强。
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来看,2023年末,数字经济助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了507万人。同时,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商务服务需求不断释放,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了1617万人。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效、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增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5年间也增加了517万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