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康秀园社区小广场,车主张先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了车主及车辆信息登记。工作人员审核后,现场在他的电动自行车电池上粘贴了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左右的黑色盒子,待系统录入后,一整套电动自行车的“加芯认证”就完成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有了这张小小的芯片,电动自行车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它不仅可以北斗定位,还可以做到走失可追踪、高温可预警、充电有“警示”,而且全时云管、入户秒断电等技能措施。
据了解,自打有了“科技牌、智能招”,清源街道电动自行车治理效率大大提高。截至目前,辖区2200多辆电动自行车成功安装“芯片”,3个月的时间里累计发现并消除隐患776起。
当携带芯片的电池或电动自行车进楼后,传感器会自动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物业、社区工作人员和街道安全员人员,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入户充电危险行为。与此同时,绑定该电动自行车的居民也会收到预警信息。
“智能云盒的后台设在物业消防中控室,有专人24小时值守,出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预警,便于我们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劝阻违规充电行为,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据工作人员介绍,智能云盒的安装改变了以往逐楼逐户排查的被动局面,在减少街道、社区、物业人力投入的同时,也让隐患排查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
除此之外,“云盒”还能实时检测电池温度,当监测到电池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同时通过短信预警提醒车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解决了电动车日常在安全区充电高温导致火灾的问题。
“在严禁电动车进楼的同时,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推动街道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按照充电口和电动车不低于一比三的比例,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棚的建设,各电动自行车车棚配备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和消防拉钩,安装硬隔离防止起火后‘火烧连营’。同时在电动车车棚安装视频监控,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为后续的火灾调查提供依据。”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三大队副大队长邓春雷说。
提高技防手段的同时,清源街道还着力解决居民的充电需求,尽力为居民就近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目前,辖区已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5921个,各生活小区充电接口覆盖率在90%以上,基本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时,街道还实行落图制,在社区四至地图上标明公共充电设施点位,确保点位设置均匀合理,覆盖面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王朝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