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举行。在 “圆桌论坛:双向高水平开放下的资产配置机遇” 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针对优化对外投资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国别方面的优化、产业布局的优化、对外投资主体结构的优化、融资结构的优化、债权融资类别的优化、“走出去”机构结构的优化、币种的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供给总需求和扩大对外开放,我认为对具体情况应加强研究,这块分析可以更加深入、有机结合,从而得出更好的政策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国2023年总储蓄率是44.3%,从历史经验来看,40%左右的总储蓄率如果能在国内充分投资好,一般来说是不容易的,因此偏多的储蓄必然有一部分需要变为对外投资。
周小川指出,从数量上估计,45%左右的总储蓄率里可能有3-5个百分点全用于对外投资。对外投资要想用好,就需要优化,要创造条件进行优化。关于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过去倡议成立亚投行的时候主要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最近一个新趋势就是强调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这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点,这方面的机会是很多的。能源转型涵盖了光伏、储能、电网、风能等等,这些方面中国都有特长。
对外投资需要优化,如何把对外投资搞得更好?周小川认为,从双向投资而言,多年来中国在吸引外资的优化方面经验丰富。在对外投资方面,经验相对比较少,因此进行优化的空间很大,能研究的题目也很多。对此他提出了七个建议。
第一,国别方向的优化。过去很多机构比较重视在欧美投资,但是当前的国际形势,使得中国的对外投资必然要更多地选择“一带一路”。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影响等方面,“一带一路”投融资的空间更大。
第二,产业布局的优化。中国在一些新的产业方面的优势和潜能,有利于国内产能利用率的提高。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是实现优化的重点。
第三,对外投资主体的结构要优化。过去外汇储备和国家大型金融机构占比较大,而近一二十年来民营经济对外投资增长很快,未来应该进一步制定好民营经济对外投资优化的政策。
第四,融资结构的优化,指的是优化股权和债权之间的关系。过去中国的债权融资占比很大,因此要逐步有效地扩大股权投资,适当减少债权所占的比例。
第五,债权融资的类别要优化。三四十年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以贷款为主,慢慢地贷款大幅减少,更多是由需要资金的国家通过发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向私人投资者发债来进行融资。比如熊猫债,一些国家需要上项目,可以发熊猫债,不一定非要像过去一样找商业银行、找国开行和口行进行贷款,可以通过发债在中国进行融资。在发债的币种上,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发美元债。
第六,走出去的机构结构需要优化。过去我们的主力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少量的商业银行,以及中投公司和丝路基金等机构。未来会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民营机构参与进来。
第七,币种的优化。随着人民币在整个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包括人民币在可兑换和自由使用方面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未来的前景会更广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