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12日晚,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作为入选剧目在北京市二七剧场上演,为观众呈现一台清新、唯美、浪漫、温馨的新古典韵味大戏。粤剧《双绣缘》以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南海少女卢眉娘的故事为原型,通过将广绣的传说故事搬上粤剧舞台,展现了粤剧与广绣两大非遗艺术的完美融合。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进京展演,是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精品大戏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戏曲周,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部优秀剧目参加“精品大戏展”。自9月起,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扬剧、晋剧、粤剧、藏戏等各剧种优秀剧目轮番上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新时代戏曲创作丰硕成果。
《双绣缘》自今年4月在广州首演以来,以其清新、唯美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尤其在年轻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一位戏曲评论家告诉北青报记者,该剧不仅是粤剧的青春展示,更是粤剧对中国戏剧界的青春宣言。
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双绣缘》编剧罗周表示,这次创作她从《全唐诗》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广绣与粤剧的审美共鸣”,全剧以“绣”为核心,通过三件主要绣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剧情发展,串联起两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12月11日的演出现场,北青报记者看到许多青年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并为这部作品点赞。“自从粤剧在互联网上走红,年轻人对这一戏曲形式的关注越来越高,能够在北京看到这样新颖的剧目十分难得。”24岁的戏曲爱好者郑雅格告诉北青报记者,“粤剧的音乐性极强,十分动听,让北京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广东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年策展人刘一诺认为,《双绣缘》的舞台贯彻了传统戏曲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整个画面就像传统的卷轴一样展开,明月、飞鸟等传统符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舞台的调度、场景的设计也用科技的方式重新呈现了古典美学。青年演员构成的舞蹈群像,也让广绣在舞台上动态呈现,是难得一见的艺术体验。
“无可挑剔的一次观演体验!”来自中国戏曲学院陈同学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双绣缘》中人物的表演细腻自然,还穿插了许多轻松、有笑点的‘包袱’。卢眉娘和卓英英、白婆和红妹这些女性角色之间的相互支持、理解与帮助,很打动人,这种女性情谊实际是通过古代故事传达了现代价值和理念。”
文/北京青年报 记者 张知依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