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蝇贪蚁腐”削弱民生政策效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0 08:00
搬开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对民生领域的“蝇贪蚁腐”露头就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既需要时时用典型案例敲响警钟,也需要从源头发力,推动查办案件与制度建设、廉洁教育紧密结合。只有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才能推动形成从个案清除到系统施治再到全域治理提升的立体化基层反腐格局。持续加强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和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大背景下,此次会议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彰显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释放出以零容忍态度惩治民生领域“蝇贪蚁腐”的鲜明信号。

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蝇贪蚁腐”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依法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心向背,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大事。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的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蝇贪蚁腐”典型案例,分别系发生在住房保障、教育招生、医疗保险、劳动就业、财政税收、征地拆迁领域的腐败犯罪,被告人均被依法惩处。

从最高法公布的6件典型案例看,被告人既有住房保障领域受贿、行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保障性住房科科长,也有教育领域受贿、洗钱的小学校长;既有基层医保所侵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有套取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城保科负责人;既有采取提高税收扶持奖励比例、虚列税收扶持奖励资金等方式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镇干部,也有在征地拆迁中虚报征地面积、青苗数量,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的征地小组组长。虽然大多涉案金额不是特别高,干部层级也相对较低,但都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和能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成就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已经成为头等大事。无论是在政策保障层面,还是在资金投入上,抓住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百姓的小事当作发展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已经成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然而,这些惠民生、促发展的政策举措与真金白银投入,在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徇私舞弊、中饱私囊之徒觊觎的“盘中餐”“手边肉”,骗取套取、贪污侵占等“蝇贪蚁腐”,成为削弱民生政策效果、侵蚀民生资金成色的毒瘤。比如,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却有人利用担任学校校长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学生入学、转学、分班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将教育资源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公正。比如,医疗保险基金作为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医保制度健康运行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却有人私自截留侵吞村民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再比如,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是国家为促就业推出的惠民好政策,却有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劳动就业各项补贴据为己有。这些“蝇贪蚁腐”将国家的好政策当成了满足贪欲的“好机会”,将民生保障当成了冠冕堂皇的“口头禅”,必须依法惩处。

搬开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对民生领域的“蝇贪蚁腐”露头就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既需要时时用典型案例敲响警钟,也需要从源头发力,推动查办案件与制度建设、廉洁教育紧密结合。只有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才能推动形成从个案清除到系统施治再到全域治理提升的立体化基层反腐格局。持续加强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