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社区工作者进出两重天须破解围城效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9 14:34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我们上次招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结果没干多久就离职了。”中部某县一名社区党委副书记说,社区工作者队伍并不稳定,有时会出现“一边在招人,一边有人离职”的情况。西部某省份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自2021年社区换届以来,当地有1195名社区工作者辞职,占社区工作者总数17%。(11月月9日《北京日报》))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的重要作用。社区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建好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基层社区工作队伍,事关社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基层治理的高效与可持续。随着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出台,社区工作者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了显现,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赋能社区治理了获得各方高度重视。

在此背景下,社区工作者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岗位热度持续提升,呈现出“火热”的场景,不仅报名参考的比例在不断增长,长三角部分地方招聘社区工作者的报录比超过了100比1,且呈现报考人员学历越来越高,录取分数也不断攀升的态势。此外,相关职业资格和社区招聘考试也在升温,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9万人,较2023年增长26%。随着大量高学历的年轻人进入社区成为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

不过与“进入难”相对应的,则是高流失率下的“留不住”的尴尬现状。某地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21年社区换届以来,当地有1195名社区工作者辞职,占社区工作者总数17%。如此高的离职替代率,远远超过了企业离职率的平均数。如同围城效应一样,在外的人想进来,已进入的人则想离开,使得社区工作人员的进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挤不进去”是因为竞争相对激烈,“留不下来”则是多重因素的结果,最突出的原因有待遇偏低、晋升空间有限、工作任务繁重等等。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过大,人员稳定性不够,不利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影响社区工作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当下,社区工作者队伍要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就必须正视高离职率的现状,破解“围城效应”建设一支稳定可靠的高素质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此,需要从严把准入关,在注重报考人员学历与意愿度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对职业的认同度和未来的规划进行综合判断,真正把喜欢和热爱社区工作,并安心留下来的人招引进来,把好第一道关口。要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严管与厚爱,在用制度管人管事时,又要通过制度创新拓宽其成长的渠道和上升的空间,切实落实薪酬待遇保障,比如对特别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有梯次的吸纳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成为基层社区的党组织负责人。当源头之水被真正激活后,广大社区工作者才会招得进、留得住和干得好。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