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采集家长信息又闹出风波。
近日,有东莞家长称学校要求学生填写一份心理健康表,内容居然包括学生父母的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敏感信息,不少家长对此表示难以理解。涉事学校称是在执行当地教育部门的文件要求。当地教管中心负责人则解释,教育部门是为了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保护好家庭隐私。对于这样的回应很多网友并不买账,纷纷质疑此举的合理性。
家长的职务和收入等信息是一个相对敏感的问题。鉴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学校了解家长的相关信息无疑有助于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但在一个注重隐私保护的时代,一旦把握不好度极易越界。尤其是涉及职务和收入等信息时,还会招致看人下“菜”、因“财”施教之类的非议。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想法,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极少数别有用心的老师,利用职务便利与家长进行利益交换,对一些学生另眼相看,严重有悖教育公平。几年前,天津市一中学老师就在课堂上公然说“人家妈妈1年比你妈50年挣的都多!”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言论,舆论为之哗然,尽管该老师随后就被撤销教师资格,但造成的影响却难以遽然消失。
家校关系并非净土一片,正因为个别教师根据家长情况区别对待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让家长们心生警惕。即便学校和教师确实只是出于工作需要了解家长信息,但家长和网友也忍不住会多想。2022年4月,教育部就曾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在这样的情形下,涉及家长信息问题,学校和老师应该慎之又慎。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过度采集家长信息的事情时有听闻。去年11月,廊坊一中学被曝要求学生在心理健康档案表上填写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等,遭到舆论痛批。从常识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与家庭收入不太相干,将家庭收入作为心理档案的一部分,可能会无意中强化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导致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误判。例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因这一信息而遭受偏见,影响对其心理问题的客观评估和支持。
殷鉴不远,这次又闹出类似的风波。家长表示对于家长职业、家庭收入等信息,“班主任在班级群中,用红色大写字体注明要照实填写”。如此刻意强调意欲何为?是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窥探家庭的隐私?会不会在学生和家长那里产生新的心理问题?要求填家庭收入的心理健康档案确实有点“不健康”。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收集未成年人信息的范围应当最小化,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信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的维护。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是不可或缺的。将家庭收入纳入心理档案可能违背这一人文关怀原则,不利于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理应坚决摒弃。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包容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环境。
一再发生的采集家长信息风波,警示学校和老师要切实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尽量避免瓜田李下之嫌。教育无小事,但凡有可能触及教育公平的做法,都必须保持敏感性,才能防患于未然。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