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年作家孟小书新作《猎物》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4精品研推工程”第五期,与会专家对这部作品的文本实验、叙事结构、主题内涵、人物塑造等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
《猎物》是一本小说集,系北京作协2022年度签约扶持作品,于2024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由《狩猎》《白色长颈鹿》《终极范特西》三个中篇构成。网络世界的林林总总,与现实温情与残暴纠缠往复,无尽的故事在作家的笔下产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层次困境。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猎物》是一部很特别的长篇小说,采取了列车式的小说结构,三部中篇就像三节车厢,彼此独立又相通,形成递进再反转的关系,使得文本更加复杂,内涵更加丰富。小说展现出作者跨文化的思维,其中对于盖先生为代表的西方人物的描写很精彩。更重要的是,将猎场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是这部小说深沉的主题,然而作者并没有刻意彰显,而是将主题完全隐藏在故事情节之中。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指出,《猎物》既可以看成三个独立的中篇,又可以看成一部有关联的小长篇,以互联网作为“猎”的重要工具,在叙事中完成三个连击,展现出现代社会青年的普遍精神困境。作者利用有限的篇幅,在互联网的广阔空间里表现出丰富繁复的社会现实、充满起伏的个体命运,自由、生命、困境这些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在互联网世界中被不断追问、不断探寻。
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系列小说,三部中篇由舒缓、平滑、顺理成章而变为紧张、刺激、反转,第三篇戏剧性加强,叙事更为意想不到,展现出人性和现实的复杂性。这部作品不是围绕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是以出走与突围引发的结果来建构叙事,远行、打猎,都是对于自由与新生活的追寻。同时,他认为小说在紧张的故事、密集的动作之外,应该加强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深度挖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作会议小结,她认为,《猎物》是孟小书非常重要的进步,孟小书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自留地”。她指出,孟小书是一个生长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有敏锐性和当代气息的作家,网络时代人际关系根本性的变化,在她的作品里面得到非常好的呈现,她期待孟小书未来写出更敏锐、更丰厚的传达今天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
孟小书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她坦言,距离最近发表的小说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写作的困难,今天专家对于《猎物》的解读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对于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启发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