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4月颁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10月颁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时隔7年两次颁发文件,可见产业工人地位作用之重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任务之繁重。落实《意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进一步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履行工会主抓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激发产业工人主动性、形成全社会主流价值,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
“党政主导”为产改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提出明确要求。产改7年来,以党中央、国务院及部委名义出台100多个改革文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都提出产改方面的系列议案、提案。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推动产改立法列入规划,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出的产改提案被作为重点提案督办。这些都释放了关注产业工人、重视产改的强烈信号。同时,产改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挑战。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各级党政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制度供给,定期研究涉及产业工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落实产改《意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业绩考核体系,嵌入地方和单位改革总体部署;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把推进产改列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重要议程,加快产改立法进程;强化产改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联动,加强执法检查和督查调研,推动涉及产改法规政策落实,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
“工会主抓”,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意见》提出“各级工会要牵头抓总”。2021年修订的工会法提出,“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自2017年产改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总会同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推进产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贯彻落实《意见》,工会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深入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加强与党政部门、企业沟通协调,搭建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督查督办等平台,推动产改《意见》落实落地。要牵头制定和落实《意见》分工方案和年度计划,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总结典型经验,推动解决产改中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加强分类指导,立足不同地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企业和产业工人队伍实际,研究制定精细化、差异化推进举措,做到分类施策,精准落实。
“企业主体”,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意见》提出“发挥企业作用”。企业作为用工主体,既是产改的责任主体,也是受益主体。要通过《意见》宣读和相关政策激励,引导企业认识到产业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产改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激发产改内生动力。督促企业把培训作为最有价值的投资,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贡献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体系,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强化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政治责任,鼓励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各类企业从产改中获益。
“产业工人主动”,把投身产改作为内在追求。产改既事关党和国家整体利益,更事关产业工人切身利益。要深入企业面向产业工人,宣讲深化产改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举措,增强他们对产改的认识,为产改献计出力。引导产业工人围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设目标,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学赶先进、争创一流,踊跃投身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及“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更加高涨,主人翁地位更加显著。
“社会主流”,让产业工人成为社会尊崇的主角。《意见》要求“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在对产改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持产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劳动教育,加大宣传党和国家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及产业工人的地位作用,讲好产业工人故事,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充分尊重产业工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主体力量、创造社会财富中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
文/吕国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